核心摘要:光伏“430”、“531”新政持续发酵,新能源资产运营商的收益模式或将改变。5月9日,在510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上,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鑫阳光公司总经理孙海鹏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投资型企业,目前整个中国的分布式资产投建市场都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大部分资方还没有进场,少量...
中华建设网讯 光伏“430”、“531”新政持续发酵,新能源资产运营商的收益模式或将改变。5月9日,在510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上,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鑫阳光公司总经理孙海鹏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投资型企业,目前整个中国的分布式资产投建市场都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大部分资方还没有进场,少量公司进行了自有资金的投入。投资总量已经下滑到了2024年巅峰期的50%,甚至三分之一的水平。
“对此,协鑫能科采取了三大策略,重点发展‘三架马车’,第一是发展合作共建业务,即用协鑫35年资产运营盈利经验,协助资方共同投资;第二是持续探索综合能源服务的更多商业模式,借助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新能源资产从短期收益链接到长期价值;第三是通过生态合作伙伴,让新能源项目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这三项业务将会支撑协鑫能科及旗下户用光伏品牌‘鑫阳光’面对市场冲击,应对政策调整,从而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孙海鹏表示。
当前跟随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光伏产业变化两重天。
一方面,光伏产业处于震荡周期,分布式光伏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分时电价、限电、市场化交易等政策不断实施,电站并网管控力度的不断加大,叠加渠道的激烈竞争,给企业、渠道商、资方三方都带来了挑战,分布式光伏企业面临新一轮调整。另一方面,光伏产业整体仍保持着高成长性的趋势,已实现“实验性创新”到“系统性重构”跨越的科技服务型企业正在变化中重塑新格局,并推动市场开发格局由北向南朝经济发达区域加速。
“这样的虚拟电厂,需要整个能源大模型在引入交易生态中的不同角色关系后,在功率、电价等不同维度实现预测的精准度,最终为新型能源体统建设解决新能源消纳与电力保供难题,并为参与各方实现最高经济收益。”孙海鹏说,“当前,我们正在行业内多方招募生态合作伙伴,从招募效果来看,达到了预期。”
据了解,协鑫能科的生态伙伴拓展主要选了两大重要区域,即人口稠密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尤其是江浙一带、广东地区。在这些地方,鑫阳光作为协鑫能科的渠道触角,将率先利用自身的先发优势,实现对市场资源的有效整合。
而在本次“新型电力系统”专题研讨会上,协鑫能科晟能公司总经理黄一钊也指出,综合能源服务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是以AI模型驱动的虚拟电厂为技术底座,通过对分布式光伏、储能设备、充换电站、工商业负荷等能源资源的实时监测与精准调控,将整个
平台的“投资运营+交易收益+聚合效益”的盈利,通过不同方式分配给发电端、用电端、运营商、经销商等不同客户群体。
在这一背景下,协鑫能科在研讨会中联合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蔚来能源、苏州市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电碳耦合与零碳园区协同发展倡议》,推动长三角虚拟电厂联盟正式成立。倡议明确将通过共建碳电数据机制、推动标准化示范输出、联合打造分布式能源与碳资产协同运营模式,为我国各地开展虚拟电厂与零碳园区融合应用提供可复制、可落地的路径参考。
当前,光伏整个系统造价一直降低,已达历史最低水平。“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企业可能会因为租赁型业务的影响,降低自身的利润诉求,为投资者提供更高性价比更高收益的系统产品,这是我们发展的方向。”孙海鹏透露,面对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协鑫能科将积极调整新的商业模型,并勇于探索创新型业务,未来逐步整合集团多业态能源体系,以形成自身独特的差异化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