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10月28日,襄阳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各襄阳各县市区在谷城召开全市“功能镇区”行动观摩交流会议,通过实地观摩与座谈交流,为全市“功能镇区”建设找路径、提效能。襄阳市资规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黄河,谷城县政府党组成员于泽刚参加会议。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付德润 朱顺然)10月28日,襄阳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各襄阳各县市区在谷城召开全市“功能镇区”行动观摩交流会议,通过实地观摩与座谈交流,为全市“功能镇区”建设找路径、提效能。襄阳市资规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黄河,谷城县政府党组成员于泽刚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先后察看谷城县城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谷城县银城大道及沿河路排水防涝项目、石花镇杨溪湾村完整消防站、石花镇民营社区骆驼广场及三馆四中心项目、石花镇凉水井村风貌管控—社区驿站建设项目、五山镇谢湾社区谷城县第二人民医院五山分院项目、堰河水厂等重点项目,并座谈交流经验做法。

会议指出,全市“功能镇区”建设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抓手,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自全市动员部署以来,各地各部门围绕“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美丽路网”四项行动,积极统筹资源、探索实践,部分区域已呈现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活便利的良好态势。但从整体推进情况来看,仍存在思想认识不足、工作推进不均衡、群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要以问题为导向,紧扣“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促融合”核心,把“功能镇区”建设成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

会议强调,“功能镇区”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成果贴合群众需求、契合地方发展。要聚焦民生痛点,优先推进燃气入户、饮水安全、停车设施等项目,让群众切实受益;要创新治理机制,通过积分制、干部包片等方式,推动群众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破解“重建轻管”问题;要整合资源,推动交通、医疗等服务向镇区集聚,实现“建一个镇区、带一片发展”的效应。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将功能镇区建设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一是坚持规划先行,锚定“城乡一体化”目标,加快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1+3+N”行动计划体系,促进规划落实;二是聚焦设施升级,以“美丽路网”建设为牵引,打造贯通城乡的交通动脉,同步推进弱电入地、防洪排涝、应急避难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乡村发展硬件短板;三是突出功能提质,围绕“一镇一特色”,整合医疗、养老、便民服务资源,打造兼具“乡土味”与“现代感”的新型镇区;四是强化协同联动,推动资源整合、力量聚合,真正将功能镇区建设成为“惠民工程”“民心工程”,为全市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