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俊 ? 章华寺大悲殿东面立有几块古碑,其中一块碑石发黑,字迹模糊,仔细辨认还可以看清。碑文首句是“章华寺养性堂医药缘起”,末尾为“李宝常敬撰并书丹,章华寺退居妙莲、优婆塞萧止因同立,民国20年岁次辛未重阳节刊石。” 民国初期,章华寺出家人逐年增多,高峰时达二三百之众。信徒多是好事,但也是难事,僧众要吃...
张 俊 佛寺是僧人的静修之地,因而建寺的选址讲究风水,且一般都会遵循“四灵兽模式”,以达到“环若列历,林泉清碧;宅幽而势阻,地廓而形藏”的目的。简单一点说,就是建寺之地山水俱备最好,如此才能凝聚气运,使道场兴旺。当初,悟开法师选择豫章冈建寺,有山自不必说,其实也不少水,章华寺的北面曾经有过一处广阔...
张 俊 ? 沙市人用上自来水,那还是1954年的事。在此之前,沙市人多从长江里挑水吃,而淘米、洗菜、洗衣什么的都是用井水。沙市古巷子多,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还有七十二条古巷,巷子的两侧是密集的民宅,凡大宅院中总是有一口井的。沙市曾经有过多少口井现已不可考,但最古老的一口井却是有史载的,那口井就是章华寺的沉...
张 俊 ? 一个地方有风景、有传说、有寺观,是最能撩起文人墨客的兴致,去发思古之幽情,从而写出不同凡响之作的。沙市的豫章冈称得上是三者兼而有之,因而自古以来,在地方文献中就不乏相关诗文的记载。在古代先贤遗留的那些诗篇中,以写章华台风景、感叹楚国衰亡、表达个人情怀的为多,其中名气较大的有两个人: ? ...
张 俊 朱元璋做皇帝后担心江山不稳,对社会各阶层实行了严格的掌控,连寺庙也不放过。明洪武元年(1368年)朝廷设善世院,后改称僧录司,从中央到地方推行一整套僧官制,以强化对寺庙的管理。明亡后,清沿袭明代的僧官制:“各直省府属曰僧纲司,都纲一人,副都纲一人;州属曰僧正司,僧正一人;县属曰僧会司,僧会一人;...
张 俊 佛教是教人看清事物本质,让人六根清静,解脱人生烦恼的教义。古往今来,不少在官场、情场、生意场失意的人常去寺庙上香,求佛指点迷津,寻求心灵慰藉。平头百姓如此,帝王身的人也不例外,明废帝朱允炆就是这么一个人。 ? 明废帝朱允炆 ?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为了保朱家的人世世代代做皇帝,他采...
张 俊 出家人一心弘法,没多少时间顾及个人的衣食住行,早期生活来源主要依靠施主的供养。当年释迦牟尼成佛后,常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与拘萨罗国的舍卫城说法,王舍城外有片竹林,是频毗娑罗王奉献给佛的,后人称为竹林精舍。舍卫城有座林园,是拘萨罗国王子与富商须达多共同献给佛的,后人称作祇园精舍。这两座精舍都是佛...
张 俊 1977年,在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上,李先念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常委,主持国务院的日常工作。次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全国人民踏上了建设“四化”强国的新征程。那时的李先念和其他老同志一起协助邓小平积极推动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工...
张 俊 2013年,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慕弘主编的《荆州章华寺楹联匾额作品集》,书中收录了章华寺牌坊、山门、殿堂等处楹联与匾额书法作品数十件。尽管这些作品都是出自名家之手,但最为耀眼的还是赵朴初写的两幅,一幅是“章华寺”,另一幅是“古章华台”。 ? 赵朴初先生 ? 赵朴初,安徽太湖人,人称赵朴老,周恩...
张 俊?? 从现存史料看,在章华寺任过住持,喜欢吟诗、作书画的似乎只有两人,一个是净月和尚,另一个是他的弟子妙莲。他俩写字作画,并不求艺术上的高度,纯粹是表达个人的志向与趣味,作品透出的禅意,更像是另一种学佛的心得,妙莲的诗画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此。 ? 妙莲和尚 ? 妙莲,枝江人,俗姓张。他自幼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