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俊 ? 荆州城外两大市,一座是草市,另一座是沙市。草市距荆州城约六七里路,草市人走进城也就喝几杯茶的工夫。沙市离荆州城有十五六里远,沙市人去城里光靠走路则太累人,所以一些沙市人进城公干、做买卖、走亲戚什么的,多会选择舒服一点的出行方式,于是荆沙两地之间就有了用来经营的轿子、乘马和人力车。? ? 从沙市...
张 俊 ? 荆州城西北十五公里处的铜铃岗,座依八岭山,土呈褐黄色,形如一只倒扣的铜铃。这个岗名的由来有个古老的传说:当年蜀将关羽镇守荆州时傲慢自大,居然白天不练兵,夜晚不设岗,这让远在四川的诸葛亮得知后十分焦虑。不久,他让人给关羽捎来一只草绳系着的铜铃,并让来人带话说:草索跑断,精兵练成。关羽听罢一笑...
张 俊 ? 一天晚上,老天宝餐馆的老板王良英设七星饯宴招待一群爱好古建筑?;さ呐笥衙?,胡宇也来了。知道胡宇,是沙市胜利街187号原主人、曾在清康熙年任过兵部侍郎的张可前故居被拆除时,他心疼那间老房子,就自己花钱买下了那些木架砖瓦,打算找个地方再复建。他是松滋人,小时常跟爷爷来沙市玩,他喜欢这座城市,现在也...
张 俊 ? 在民国初期,荆沙人西去宜昌,东往汉口不是坐船就是乘车,可谁也没有想到,从1930年秋天起又多了一种交通工具,在沙市可以坐水上飞机去了。1929年9月,中国航空公司的一架水陆两用飞机飞到沙市上空,盘旋几圈后在沙市大湾江堤外的江面上降落。这架飞机是第一次到沙市,目地是测试从上海飞往重庆的航线,不久中国航...
张 俊 ? 两年前盛夏的一天,荆州市文化界的几位朋友邀我去参加杨英菲大姐的新书《路漫漫》的研讨会,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院里初识杨大姐,见她身材瘦小,穿件黑底红碎花长裙,对每个来宾都微微笑着,不大爱说话,但显得知性而优雅。那天我见她书中有篇《文氏忍无可忍的较量引得自己命丧黄泉》的短篇小说,就心想杨大姐是个...
张 俊 ? 荆州市沙市区江津花园通道口处有个废品收购点,门开在一段院墙上,里边狭长又昏暗,老张就在那里上班。 ? 老张的废品收购点 ? 老张今年57岁,矮个子、留平头、脸色黑红,有两道浓眉,眼睛总是亮闪闪的。 ? 老张的面相虽生得有点老,但他做起事来却是风风火火,一副劲抖抖地样子。知道老张大名的人不多,...
张 俊 ? 沙市在魏晋南北朝时名江津,那时就是官船码头和贡赋中转港口。东晋乐府诗《那呵滩》唱道:“江陵三千三,相送江津湾”,是说江陵离建康(今南京)有三千三百里水路,送客在沙市江津湾登船。正因为江津湾有了码头的缘故,便促成了沙市集市以及城区的形成。这里跑船的人多,做生意的人更多,这些人要吃要喝,最早在...
张 俊 ? 初秋,银杏树开始泛黄的时节。在费克明先生家的客厅里与他喝茶聊天,看着费老头上的银发,就想起章华寺的那棵古银杏树,树干上刻着沧桑的痕迹,树叶在风中欢快地舞动,树枝上挂着累累果实。 ? 费克明先生在外写生 ? 初识费先生是在微信群里,他向大家问早安几乎都是一幅自己的画,人物、花卉、山水画走马...
张? 俊 ? 认识李南杰老先生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那时他是原沙市市文化局副局长兼《神州故事报》社长。在那个文学红火的年代,他和常恒、杨本琦两位先生带着一批中青年文艺骨干搞通俗文学创作,在全国的文化界都有些影响。那时他的身边常聚集着一些已有文名的追随者,但他对我这个无名小辈却十分客气,常鼓励我投稿,从那时...
张? 俊 ? 前几天看凤凰卫视《大健康》节目,一个骨科专家说步行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但每天行走的步数以不超过7500步为宜,否则会损伤膝关节。这个专家的话让我半信半疑,步行超过7500步真的会带来身体的损伤?我想起我居住的小区有个老头,十多年来经常打着赤膊在公园里跑步,只是近几年才没见他跑,改为柱杖慢行了。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