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公布《发展智能建造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四批)》,长沙在“发布中长期规划”“构建标准场景”“打造试点示范项目”“推广新型实用技术”“培育技能人才”“发布全过程服务导则”“奖...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公布《发展智能建造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四批)》,长沙在“发布中长期规划”“构建标准场景”“打造试点示范项目”“推广新型实用技术”“培育技能人才”“发布全过程服务导则”“奖补支持产业基地”“成立产业联盟”等方面入选了8条经验做法,这标志着长沙智能建造的创新发展模式获得国家认可,为全国建筑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沙样本”。
构建评价体系 定义智能建造标准化场景
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长沙发布《长沙市智能建造项目评价技术导则》,首创智能建造1.0-5.0标准化应用场景评价体系。
该体系将智能建造划分为五大应用场景。1.0阶段以“BIM+装配式”为基础,逐步升级至5.0阶段的“BIM+装配式+智能生产、物流+智能施工+智慧运维+智慧运营”全链条智能化。评价体系涵盖项目策划、数字化设计等七大维度,采用“控制项+评分项+创新加分项”模式,推动数智技术与建造全流程深度融合。
“我们打造了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每个环节都融入了智能技术。”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项目作为全省首个智能建造应用场景4.0公建项目,应用了12个智能板块、31个应用项目,承建该项目的负责人杨海军介绍。
该体系通过搭建可量化的智能建造项目评价系统,进一步明确、规范智能建造相关技术要求,引导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形成高质量、可复制场景应用模式,积极推动实现全域皆场景的目标。
发布技术推广清单 推动实用技术落地
近年来,长沙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培育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024年度长沙市智能建造领域新型实用技术清单(推广类)》的发布是此次入选的一大亮点。
2024年4月,市住建局启动智能建造新型实用技术征集,经严格评审后34项技术入选清单。这些技术涵盖建筑工业化、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等五大领域,包括三一SPCS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远大住工??榛际醯裙?9项智能建造实用技术,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应用方向。
其中,三一集团的SPCS技术实现“等同现浇”效果,减少55%模板用量和50%建筑垃圾;中建五局的装配式制冷机房技术缩短工期1/3;湖南省建筑设计院的数字孪生平台推动智慧运维发展。这些技术已在全国推广应用,彰显“长沙智造”实力。
通过政策引领和技术创新,长沙正加速从“建筑大市”向“智造强市”迈进,将持续深化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搭建,构建本质安全的“长沙模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211”数字人才工程 破解行业人才瓶颈
针对智能建造人才短缺问题,长沙在全国率先出台《长沙市智能建造“211”数字人才培育实施方案》,创新构建智能建造人才培养体系。
“211”数字人才培养模式聚焦20家智能建造示范、试点企业,针对行业急需的10个关键技能岗位,依托10家培训基地,实施“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
6月24日,行业首个系统构建智能建造核心岗位人才标准体系的文件——《长沙市智能建造新“十大员”岗位培训及考核细则白皮书》正式发布,涵盖招投标、设计、施工、运维整个建设和管理的全产业链人才需求,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工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
据悉,“211”数字人才培育工程将成为长沙智能建造人才的“孵化器”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助力培养优秀智能建造专业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长沙已形成‘政策—技术—产业—人才’智能建造全链条发展模式。”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跃先介绍,长沙推出了“55111”发展体系、“四梁八柱一底座”体系和“一五八”工程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构建了“平台产业化、产业平台化”新生态,实现了“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下阶段,长沙将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提升住建领域数字化产品的竞争力,加快建设“全国智能建造高地”,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长沙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