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近日,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上海临港新城东港区公用码头二期工程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傅骏杰) 近日,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上海临港新城东港区公用码头二期工程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二期工程位于已建一期码头西侧,芦潮港车客渡码头和上海电气重件码头之间,共设置2个7万吨级(GT)滚装泊位,主要新建包括长740米、宽60米的汽车滚装码头和966米、宽18米的引桥各一座,并同步完成港池疏浚、防撞设施建设、电气设施等配套工程。二期码头竣工投用后,将于一期码头协同作业,承接外高桥海通码头转移的滚装业务,进一步提升港区整体通过能力,预计上海南港滚装汽车年吞吐量将今年可突破200万辆。
在工程建设期间,面对现场水文条件复杂,风浪、潮汐及浅湾环境制约作业效率、工期紧、任务重、航道繁忙等多重压力,项目团队改变施工策略,以“精准调度”和“技术创新”破解难题。
通过提前调配船机设备“并行作业”、制定夜间施工专项方案、加装照明设施优化夜间安全作业条件,将沉桩效率从每日1-2根提升至7-8根,高峰期单日沉桩量达11根,最终提前完成全部PHC管桩沉桩作业。
在码头预制构件安装作业启动前夕,项目团队精准洞察传统水上安装模式的深层次局限——作业窗口受恶劣水文条件严格制约,施工安全风险系数居高不下,且效率提升始终面临系统性瓶颈。
为此,项目团队以创新思路打破常规施工范式,历经多方技术论证与模拟实验,采用全新的陆上吊装作业体系。依托轮式起重机械,将安装流程前移至陆上可控环境,实施标准化分段安装流程,并通过优化项目人员与资源配置,实现施工全周期精准管控,从根本上规避了各类不利因素,作业效率得到跨越式提升。预制构件日均安装量从水上作业的6-10件跃升至20件,高峰期更是突破每日30-35件,为后续工序高效衔接争取到了充裕的时间窗口,全面夯实了项目进度的保障基础。同时,项目部与海事部门紧密协同,建立船舶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了施工与航道运营“双安全”。
随着二期码头的正式交付投用,临港港区服务能力与运营效率将跃上新的台阶,有力巩固上海港汽车滚装业务的国际竞争优势,为国产汽车品牌践行“一带一路”出海战略构筑起高效稳定的物流枢纽,更将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