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2025年11月6日,由中共武汉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联合市城管执法委主办的“先锋行·破难题”“进企业”专场活动,在武汉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举行。没有寒暄客套,只有直面问题的坦诚和务实的解决方案,一场政企协同的“现场办公会”火热上演。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邱亚男)“环卫车作业停几分钟就被拍违停,一个月吃了近十张罚单,负担不小?。?rdquo;
“酒店办婚宴,垃圾量暴增,一天清运一次根本不够,眼看着垃圾桶堆成山……”
“寒暑假一到,餐厨垃圾量‘断崖式’下跌,生产线‘吃不饱’,我们很发愁。”
这些来自生活垃圾处置一线企业“急难愁盼”的呼声,在2025年11月6日的一场活动中,被直接摆上了桌面。当天,由中共武汉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联合市城管执法委主办的“先锋行·破难题”“进企业”专场活动,在武汉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举行。没有寒暄客套,只有直面问题的坦诚和务实的解决方案,一场政企协同的“现场办公会”火热上演。

从“实地探访”到“头脑风暴”,政企共赴一场“绿色之约”

活动伊始,与会代表们深入武汉绿色动力星火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了一次沉浸式探访。高达60多米的“双鹤起舞”主厂房令人震撼,中央控制室内闪烁的数据屏则默默展示着垃圾“变废为电”的全过程。代表们亲眼目睹巨大的机械抓斗将垃圾投入千度炉膛,对“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有了最直观的认识,也为后续的座谈积累了丰富的“共同语言”。

“我们把会场搬到现场,就是要让政府部门更懂企业,让解决方案更接地气。”座谈会主持人、市城管执法委二级巡视员罗辉权开门见山,定下了“破难题”的务实基调。
“问题清单”变“履职清单”,9大痛点迎来“精准拆解”

随后的政企互动环节,节奏紧凑,干货满满。9家企业代表轮番上阵,提出的问题个个戳中行业痛点。

对于环卫公司的“罚单烦恼”,市公安交管局当场开出“药方”:清晰标识车辆、申报固定作业点、设置临时停靠点,即使被误判也可通过“交管12123”APP申诉。“我们既要保障道路畅通,也坚决支持城市‘美容师’的工作!”一番话给环卫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面对智慧系统“信号掉线”的尴尬,市城管执法委亮出升级版“武汉城管通”小程序:“弱网环境下数据先本地保存,信号一来自动补传,请大家放心!”
针对餐厨垃圾收运的“合作难题”,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中心不仅承诺加强普法宣传和执法督促,更呼吁收运企业担当“一线宣传员”,形成共治合力。
而湖锦酒楼提出的“婚宴垃圾暴增”问题,则得到了“点对点”的解决方案:直接联系收运公司,节假日启动“一天多收”模式,确保垃圾不滞留。

每一个问题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诚恳回应和可操作的路径指引。现场气氛热烈,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更像是一场围绕“无废城市”建设的“头脑风暴”。
“解困”更“赋能”,“先锋行”激活绿色发展新动力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在点评中,为本次活动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指出,活动不仅精准拆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更搭建了一座政企联动的“连心桥”。
短期看,环卫企业的违停负担将减轻,酒店的垃圾积压难题有了应对之策;中期看,智慧监管平台升级、餐厨垃圾签约率提升,将推动全链条管理更规范高效;长期看,这种“企业敢提、部门敢应”的良性互动,正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武汉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动能。

活动虽已落幕,但“破难题”的脚步未曾停歇。各相关部门已领走自己的“履职清单”,承诺举一反三,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这场为企业送去的“及时雨”,正润物无声地转化为武汉谱写“无废城市”新篇章的蓬勃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