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将军路市政环卫公司今年的 30 座垃圾分类亭建设任务正式收官 —— 这些崭新的设施,正让居民的生活环境悄悄变样。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刘楚倩)“以前楼下的垃圾桶总围着飞虫,一到夏天还飘味儿,现在换成了带棚子的‘小亭子’,走过去都闻不到异味儿!” 最近,将军路多个小区居民的朋友圈里,多了不少夸赞垃圾分类亭的内容。本周,随着春风十里、还建楼五期、常青城、华星融城等小区的垃圾分类亭完成安装落地,将军路市政环卫公司今年的 30 座垃圾分类亭建设任务正式收官 —— 这些崭新的设施,正让居民的生活环境悄悄变样。

要让垃圾分类亭真正贴合居民需求,“选址” 可是门大学问。为了不打扰居民生活,又能方便大家投放,环卫公司的工作人员联合物业多次带着卷尺、图纸,在各个小区来来回回跑了不下十趟。有的小区老年人多,他们就把亭子选在离单元门最近的小广场旁,还特意拓宽了投放口的通道,方便拄拐杖的老人操作;有的小区居住人口密集,工作人员提前跟物业反复沟通,避开居民日常出行的主要通道,最终把亭子选在小区中心绿地旁,既不影响通行,又能让各楼栋居民就近投放。?
走近这些新落成的垃圾分类亭,细节里藏满了 “小心思”。遮阳挡雨棚不仅能遮风挡雨,还增加了通风设计,再也闻不到以前垃圾桶旁的酸臭味;亭子里的四个垃圾桶标识分明,老人看一眼就知道 “厨余要扔进绿色桶”。更贴心的是,青青佳园小区的亭子里装了便民绳,轻轻一拉桶盖就打开了,居民们都说:“这设施想得比我们自己还周到!”?

为了让大家尽快习惯用新亭子,环卫公司还搞起了 “手把手教学”。垃圾分类工作人员每天早晚都会在亭旁值守,看到居民拿不准分类,就上前帮着分辨;遇到上班族赶时间,还会主动介绍 “可回收物周末集中收” 的小技巧。短短一周,以前扔垃圾时的犹豫、混乱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居民们熟练投放的身影 —— 有业主还在小区群里分享:“现在扔垃圾不用慌,亭子又干净,孩子还主动要当‘分类小管家’呢!”?
如今,30 座垃圾分类亭已在将军路各小区 “站稳脚跟”,接下来环卫公司还会定期给亭子 “做保养”,清理消毒、检查设施,让这份便捷一直 “在线”。从 “随手扔” 到 “精准分”,从 “脏乱点” 到 “风景线”,这些小小的垃圾分类亭,正悄悄改变着居民的生活习惯,也为将军路绘出了一幅更干净、更宜居的民生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