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晨曦微露,薄雾轻笼,洪湖市的天际线在粼粼水光中渐次苏醒。九曲回廊的水网如银丝织就的锦缎,将这座长江中游的明珠城点缀得温婉灵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园林路社区新修的紫藤长廊上,居民们已在青石板铺就的步道间慢行。
2025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级期刊《中华建设》杂志刊登“以‘水’为魂 聚焦三大主线 洪湖住建局以匠心绘就生态人文新画卷”一文,全文如下: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李孟 通讯员 李承朋)晨曦微露,薄雾轻笼,洪湖市的天际线在粼粼水光中渐次苏醒。九曲回廊的水网如银丝织就的锦缎,将这座长江中游的明珠城点缀得温婉灵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园林路社区新修的紫藤长廊上,居民们已在青石板铺就的步道间慢行。
2025年上半年,洪湖市住建局以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为引领,聚焦民生改善、生态治理与城市品质提升三大主线,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建设,以“硬核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这座以“水”为魂的城市,正以住建人的笔触,书写着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新篇章。
聚焦民生福祉,织密安居幸福网
在洪湖市园林路社区,一座座灰白相间的建筑群落焕发出新生机。褪去岁月斑驳的外墙被粉刷成暖阳般的米色,曾经坑洼的地面铺上了防滑砖,原本杂乱无章的停车位被重新规划成错落有致的方格。78岁的李奶奶站在自家楼下的新晾衣架前,指着新加装的电梯说:“这装得真好,我们再也不用喘着气爬七层楼了!”
今年上半年,洪湖住建局将“人民至上”的理念化作可触摸的温度,新增电梯21部,将千余户居民从“悬空之困”中解救。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更是下足绣花功夫——315套房屋不仅把基础生活设施修得精细,更在小区内开辟了共享菜园,让新市民在都市生活中也能触摸土地的芬芳。沿河西路社区因年久失修而蒙尘的公共空间,如今被设计成“可呼吸”的生态公园,雨水花园与透水铺装相映成趣,居民茶余饭后散步时,脚下传来细碎的雨滴声。
面对历史遗留的“问题楼盘”,洪湖住建人展现了破局智慧。国际星城项目办证难题困扰居民多年,专班人员驻点办公后,通过“资产清盘+证缴分离”的组合拳, 300余户家庭期盼已久的产权证已全面启动办理。国际御景三期的复工现场,穿管器“嗖”的一声穿过墙洞,带起一阵轻响——内外墙粉刷、门窗安装、水电气铺设,这些“家的细节”,正顺着工人的手,一点点长到楼里去。
物业管理提质行动则像一场润物无声的春雨,今年上半年通过建立问题台账、分类整治、智慧监管等手段,整改物业问题105个,拆除违建33处,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562处,让小区治理更有序、服务更贴心。
洪湖市住建局党组(扩大)会议
攻坚生态治理,绘就水清岸绿新图景
碧波荡漾,水清岸绿。在洪湖市,一场关乎城市生态命脉的治污攻坚行动正深入推进。洪湖市住建局以“最强决心、最硬举措、最实作风”,系统施治、标本兼治,全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工程,一幅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管网是城市的“血管”,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健康。洪湖市住建局坚持“片区作战、系统治理”思路,全面启动排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今年上半年,已建成柏枝、沿江等4个片区小街小巷雨污管网4.03公里;改造市政雨污管网严重缺陷430处;完成石码头片区雨污管网建设,改造“吊脚楼”54户;同时,完成70个老旧小区雨污管网改造。在管网智能化改造方面,创新推出雨污智能分流井,在内荆河二桥西雨水排口试点建设,为城市排水系统装上“智慧大脑”,让城市排水更加精准高效。
污水处理能力是城市生态治理的“心脏”。洪湖市住建局着力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大兴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工程正加速推进,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今年上半年完成总工程量38.9%。新堤污水处理厂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前期有关工作,项目建成后,日处理能力可达3万吨。同时,大力推进大兴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项目,推动“水质净化器”建设。
乡镇污水处理厂是农村生态治理的“神经末梢”。洪湖市住建局强化乡镇污水处理厂运维管理,推行“三定四化”(定人、定岗、定责,标准化、信息化、常态化、精细化)运维模式,完善以污染物消减绩效为导向的考核体系。今年上半年,乡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总磷控制达标率(日均值0.2mg/L以下)达98%,“四率”全面达标,为农村生态治理注入强劲动力。
水体治理是生态治理的“点睛之笔”。洪湖市住建局对万家墩机沟、茅兴沟等重点沟渠开展常态化管护,确保治理成效。通过科学调度城区16个泵站和11个闸口,每周让城区沟渠水体循环3次;推进城西望江渠等沟渠清淤疏浚,整治排口,分段清淤;实施生态修复,在茅兴沟、汪沟等沟渠种植挺水植物,促进水质净化;建设茅兴沟橡胶坝,有效调节沟渠水位,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今年上半年,洪湖市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4.1%,处理率达95%以上,进水BOD5浓度达102.1mg/L,城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一条条清澈的河流、一片片碧绿的水岸,正成为洪湖市最美的生态名片。
生态治理不是一时之功,而是持久战。洪湖市住建局将继续以“钉钉子”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久久为功,让洪湖的水更清、岸更绿、城更美,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洪湖力量。
驱动产业升级,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
今年来,洪湖市住建局以“主动作为、精准施策”为工作导向,聚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以政策为引领、服务为支撑、管理为保障,构建起建筑业发展的新格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强化激励方面,创新实施“资质升级补贴”机制,对建筑施工总承包主项资质由二级升一级的企业给予50万元专项补贴,有效激发了企业内生动能。宏达、滨湖等5家施工企业成功晋升一级资质并享受补贴,不仅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更为洪湖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精心服务方面,积极推进“资格预审+评定分离”模式,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服务环节,全力支持本地建筑企业承接优质项目,让企业“轻装上阵”,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在规范管理方面,重拳出击,严查建筑行业“三包一挂”等违规行为,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为建筑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025年上半年,洪湖建筑业交出亮眼成绩单:注册地总专包企业总产值达21.69亿元,同比增长5.9%;在地总专包企业总产值18.79亿元,同比增长6.5%。同时,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已成功引进1家二级建筑施工企业落户大沙湖管理区,正积极跟进洽谈2家施工企业,力争在洪湖落地生根。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为洪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房地产市场方面,洪湖住建局以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为杠杆,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今年上半年,已核发“九类人群”城区购房补贴认定书996份,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更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居民幸福感。洪湖住建局以“服务为本、创新为要、规范为基”的工作理念,正不断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效能。未来,洪湖住建局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政策支持,为建筑业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助力洪湖建筑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书写更加精彩的“洪湖篇章”。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