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从清晨的清扫到深夜的巡查,从劝说商户到清理小广告,奓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的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城市,用汗水守护团圆。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严娟娟 黄蕾)“中秋的月亮还没圆,我们的‘护航模式’已经满格在线!”清晨6点,蔡甸区奓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队员小李揉了揉发红的眼睛,蹲在奓山新社区主干道旁,用铲子仔细清理着墙面上的“通下水道”小广告。他的身后,环卫车正轰鸣着驶过,洒水车的水雾裹着桂花香飘向远方——这是蔡甸经济开发区为中秋、国庆“双节”准备的“城市焕新礼”,而像小李这样的“城市守护者”,已提前半个月开启了“连轴转”模式。
“净”在细微处:一场与“脏乱差”的接力赛??
“阿姨,您这门口的椅子有点占道,您如果还有用咱们就挪到家里,如果不用了我们帮您处理了”9月26日上午,执法队员小王和社区工作人员敲开了福兴社区胡奶奶家的门。胡奶奶起初有些不情愿:“这是我家门口咋还不让放了?”小王上前扶着她说道:“您看,您这椅子都“瘸腿了”坐着也不安全,放门口也影响您出入,你再看隔壁小两口刚把门口收拾利索,多精神!咱们这也收拾收拾,过节客人来了看着也舒坦。”这样的“敲门行动”,执法中心联合村、社区已开展了23场。从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堆,到劝说商户收走占道的遮阳??;从铲掉楼道里的“牛皮癣”小广告,到规范车辆停放……队员们带着“绣花功夫”,把“洁净家园”落实到每一块砖、每一片叶。
目前,执法中心整治主干道流动摊贩、出店经营235起,清理违规小广告155处,更换破损国旗40处,同时联合环卫中心、社区及志愿者们开展“四线一口”环境整治、清洁家园活动10余次。连社区广场的健身器材都被擦得锃亮。“现在走在街上,连地砖缝里的泥都少见喽!”常来奓山新社区广场锻炼的张大爷笑着说。
“洁”尽全力:守护“烟火气”里的秩序感??
“老板,您这摊子都摆在机动车道上了,客人走路都不方便,挪到旁边的便民摊位吧?”9月30日晚7点,正值晚高峰,执法队员小陈和同事在夜市巡逻。这家店老板娘急得直搓手:“我们就想多摆两张桌子,客人喜欢坐外面……”小陈掏出手机,翻出前几天拍的对比图:“您看,上周对面那家店占道经营,被投诉了3次,客人还差点被电动车撞到。咱们挪到正规摊位,既能安心做生意,顾客也安全。”老板娘一愣,随即笑着点头:“听你们的,这就搬!”这样的“柔性执法”,是奓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的“双节攻略”。
针对学校、广场周边等重点区域,他们梳理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噪音扰民”三大痛点,推出“早7点巡查+晚10点值守”的“错时工作法”,既守住了秩序,又留住了烟火气。截至目前,规范外摆点位9处,渣土运输车辆违规倾倒现象“零发生”。“以前一到晚上,这条街全是摆摊的,走路都挤。现在规范了,看着清爽,吃起来也放心!”在广场散步的李女士点赞道。
“不打烊”的坚守:平凡岗位里的节日温度??
双节期间,执法中心实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人在岗、事在办”。有人放弃了和家人团聚,有人在路上巡查,有人凌晨2点接到投诉电话,立刻赶去处理问题……“虽然不能回家,但看到市民游客在干净的街道上散步、拍照,就觉得值了!”队员小刘感慨道。
从清晨的清扫到深夜的巡查,从劝说商户到清理小广告,奓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的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城市,用汗水守护团圆。正如执法中心负责人所说:“双节的意义,不仅是家人的团聚,更是城市的温暖。我们多一分坚守,市民就多一分安心;我们多一分细致,城市就多一分美丽。这个双节,我们的‘执法蓝’,就是最亮眼的‘中国红’底色!”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