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3小时400元不限次数电话_寻花楼楼凤兼职论坛,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大学生空降平台

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金秋时节珞珈行,武昌区“执法蓝”护航新生入学路

发布时间:2025-09-01 17:07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又是一年开学季。连日来,武昌区珞珈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以“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开启2025年秋季“执法蓝护学”模式,站好“护学岗”,当好“护学人”,积极做好武汉大学开学保障工作,多举措护航金秋“开学季”。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费帆 戚思佳)又是一年开学季。连日来,武昌区珞珈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以“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开启2025年秋季“执法蓝护学”模式,站好“护学岗”,当好“护学人”,积极做好武汉大学开学保障工作,多举措护航金秋“开学季”。

 

483e8e06ca96ae12103f954ca4852f68.jpg 

 

精心部署,吹响迎新保障“集结号”

 

为高效完成此次开学保障任务,珞珈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制定详细的保障计划,并召开武汉大学秋季迎新保障工作部署会。从校园周边的道路保障到服务宣传点的设置,从人员分工到应急预案,每一处细节都经过反复斟酌,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人。

 

针对校园周边单车停放可能带来的拥堵问题,执法中心提前对接单车企业,明确要求做好单车清运工作,保障校园周边道路畅通无阻。同时,考虑到近期基孔肯雅热有传播风险,执法中心将防控知识宣传纳入保障计划,力求在迎新期间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96767e11-bf89-48c4-93ee-dff1d129e064.png

 

开学前,为确保校内燃气使用安全,执法中心联合武昌区城管执法局,携同武汉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江南分公司水果湖管理站对校内食堂等燃气用户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当场下达整改通知,要求限期整改,确保开学时校内燃气使用安全无虞。

 

校内外护航,绘就入学“安心卷”

 

9月1日上午,执法中心工作人员对武汉大学西门校园周边的重点路段进行不间断巡查。天鹅路片区工作人员全员上岗,重点整治流动摊贩、规范市容环境卫生秩序,并引导学生和家长规范停放单车,及时清理乱停乱放的车辆,确保道路整洁有序。

 

此外,执法中心队员还协助武汉大学学校志愿者,在校园入口处引导人流,维持秩序。新生及家长在他们的指引下,有序进入校园。

 

PIC_3386.jpg

 

校园保障方面,执法中心联合武汉大学保卫部,成立了一支40余人的保障小队,其中包括多名大学生“城管助理员”,对校园内部以及学校外围进行不间断巡查巡检,维护校园秩序。巡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和“城管助理员”先后劝离2处在西门违规售卖礼品的商贩,并在校内制止了2起卖地图的小贩,有效净化了校园环境。 

 

暖心服务,传递城市“温情力”

 

“你好,能帮我们拍张照吗?想和孩子留个纪念!”正在万林博物馆宣传点执勤的工作人员放下手中的宣传资料,接过手机,或半蹲调整角度,或提醒“看镜头笑一笑”,用镜头定格下新生与家长初入珞珈的喜悦瞬间。

 

PIC_3429.jpg

 

“设立的宣传点,不仅是法规知识传播阵地,更是服务师生及家长的窗口。”武昌区珞珈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介绍,执法中心联合街道公管办,在武汉大学西门(校外)与万林博物馆门前(校内)设2处宣传点,工作人员向过往人群发放资料,围绕市容市貌、摊贩经营、公共秩序等法规耐心讲解,并为报到新生及家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师生、家长感受城市温度。

 

从校园外围到校内,那一抹“执法蓝”已然成为校园秩序的坚实守护者和温馨的传递者。下一步,武昌区珞珈山街道将进一步深化与武汉大学的校园合作,构建长效沟通机制,致力于为师生们营造一个更加洁净、有序、安全的学习环境,携手共筑美好珞珈。

1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