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金秋八月,生态文明建设再添新实践。8月15日,由咸宁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委员会牵头、咸安区城市管理执法局承办的全市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淦水之滨顺利召开。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唐威)金秋八月,生态文明建设再添新实践。8月15日,由咸宁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委员会牵头、咸安区城市管理执法局承办的全市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淦水之滨顺利召开。全市住建、城管系统负责人齐聚一堂,通过实地观摩、智慧碰撞,共绘建筑垃圾治理新图景,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当天,与会人员深入城市治理一线探寻创新样本。在山水一品小区建筑垃圾临时存放点,观摩团驻足细察智能称重系统与分类暂存设施,物业人员现场演示"即产即清"处置流程,垃圾分类准确率与资源化利用率成为关注焦点;转场至嫦娥大道未来轩餐饮门店装修现场,装修材料分区堆码、废弃物密闭暂存的标准化场景令人眼前一亮,项目负责人通过可视化管理平台,向观摩团全景展示从垃圾产生到清运处置的数字化监管链条。
在随后的经验交流环节,咸安区城管局以"全流程闭环管理"为主题,系统分享创新实践。该局构建的"三维立体"治理体系引发热议:前端通过精准宣教前置管理关口,运用"责任告知书+示范指引图"双介质开展靶向宣传;中端实施"网格化巡查+电子台账"动态监管,依托无人机巡航实现管理盲区清零;末端创新"三联单+过磅单"双轨追溯机制,确保每吨建筑垃圾都有??裳U馓?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追溯"的全链条管理体系,成功构建起"减量化产生、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绿色循环。
此次现场会既是经验共享的交流平台,更是凝聚发展共识的动员会。与会代表在分组研讨中达成广泛共识:建筑垃圾治理正从末端处置向源头管控转变,从粗放管理向智慧监管升级。咸安区城管局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深化"精细化治理"理念,通过构建区域协同机制、搭建资源化利用产业平台、探索碳积分激励制度等创新举措,力争打造中部地区建筑垃圾治理标杆样板,让绿色发展理念在鄂南大地落地生根。
据悉,该市已启动建筑垃圾管理三年提升行动,计划通过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再生建材产业链培育、社会共治体系完善等十大工程,推动建筑垃圾从"环境负担"向"城市矿产"转化,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提供实践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