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校地十年情,共筑振兴梦。7月24日上午,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北建院”)定点帮扶神农架林区阳日村十周年总结大会在青山环抱的阳日村举行。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罗庆丰 喻康)校地十年情,共筑振兴梦。7月24日上午,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北建院”)定点帮扶神农架林区阳日村十周年总结大会在青山环抱的阳日村举行。大会由阳日镇党委书记杨凯主持,校地双方领导、历任驻村工作队代表、村民代表、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十年倾情帮扶的奋斗历程。
十年倾情帮扶路,五维振兴结硕果
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赝舛涡植⒓绲睦?,一幅幅倾心帮扶、共谋发展的动人画卷徐徐展开。
神农架林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饶红梅在致辞中介绍,湖北建院始终将阳日村的发展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倾注了深厚情感和巨大心血,学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不仅带来了宝贵的资金和项目,更带来了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和深厚的师生情谊。
党建引领强治理,产业赋能促振兴。阳日村党总支书记邓世军汇报十年蝶变历程:阳日村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支点意识,以组织筑基,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以机制创新,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以产业造血,打造强村富民“金钥匙”;以文化赋能,绘就幸福生活“新风尚”。十年心血凝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荣誉牌匾。
乡村发展如何,要看老百姓怎么说。“十年帮扶,这里从过去的穷山沟变成了现在的美丽乡村。”阳日村居民代表吴修德认为,这一切的变化开不开湖北建院的真心帮扶,离不开驻村工作队的辛勤付出,希望双方的友谊一直延续。
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作为第一批驻村工作队队长,湖北建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兹伟表示,与乡亲们共同奋斗的日日夜夜,是自己人生中最难忘、最珍贵的财富。十年帮扶路,是湖北建院与阳日村心手相牵、血脉相连的十年,这份情谊,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帮扶关系,升华为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
乡村发展更离不开年轻血液、青春力量。今年7月,湖北建院物流管理学院学生高思甜作为一名暑期实践志愿者,来到了阳日村。“我们在这里调研五大振兴、走访未成年人群体、与老党员交流,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产业发展,让志愿服务精神在乡村振兴中传递。”这些火热实践更是建院学子成长的生动写照。
薪火相传再接力,接续奋斗启新程
大会上,阳日村党总支书记邓世军向第五批工作队队长曾昭海颁发“荣誉村民”证书。
“在驻村工作中‘该上要上,该让要让’。”曾昭海即将结束驻村生涯,他用八个字总结自己的驻村经验——“上”体现责任担当,“让”体现境界风范。一个人的能力再强,总是有限的,而团结大家的力量是无限的。曾昭海认为驻村工作要甘于为他人当铺路石,通过服务他人体现价值,通过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离别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嵘?,湖北建院纪委书记金中凡送第六批驻村队员到岗。
“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当好第一书记,履行第一责任。”第六批驻村队长何敬双现场表态,将主动担当作为,虚心学习,锤炼过硬本领,为阳日村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为学校的美好明天增光添彩。
校地同行结硕果,全面振兴再出发。湖北建院党委书记程超胜、阳日镇党委书记杨凯共同为“物流管理学院创新实践基地”揭牌。
大会最后,程超胜围绕“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五大振兴,对学校定点帮扶阳日村的十年工作进行全面、深度总结,以教育智慧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十年携手,初心不改。程超胜表示,如今的阳日村,幸福不再是抽象的概念——整洁的村道串起家家户户,文化广场传来欢声笑语,电商直播让山货飞向全国。十年来,大家见证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睹了阳日村的美丽蝶变。双方必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让阳日村特色振兴之路走得更宽更实。
一线问需谋发展,擘画振兴新蓝图
会后,程超胜一行看望了阳日村“好媳妇”李正英一家。过去,李正英一家生活困难,照顾瘫痪得丈夫20多年,通过工作队的教育帮扶,孩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家里也盖起来两层小楼。“没有你们和村里的帮助,就没有我们全家的今天!”李正英含泪紧握工作队员的手,这个昔日的困难家庭因工作队的帮扶而迎来曙光。
在标准化建设的五黑鸡养殖场里,王荣伍、夏群勇夫妇热情地向程超胜一行介绍着他们的“生态致富经”。围栏内,一群群毛色乌黑发亮、精神抖擞的五黑鸡正在林下自由觅食。王荣伍指着这些“宝贝”介绍道:“这可是我们神农架的‘土凤凰’,正宗的‘五黑一绿鸡’!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了。”
“现在通过村里的电商平台和合作社,我们的五黑鸡真正成为了‘致富鸡’!”夫妇俩脸上洋溢着幸福。这份喜悦,正是湖北建院因地制宜,发掘本土特色资源,带动农户增收的生动缩影。
程超胜一行还实地探访了阳日镇电商物流中心、农产品展厅,以及阳日村农产品加工车间,了解农产品产销新模式、新平台。
奋斗当下,展望未来。下午的座谈会上,程超胜一行与校村干部围坐一堂,共商阳日村发展新路。从写生基地的深度运营,到光伏产业链延伸;从民宿设计大赛成果转化,到乡村工匠培育体系完善......一场关于“下一个十年”的头脑风暴,正将“校地同行”的基因深植于阳日村的振兴血脉之中。
青山为证,岁月如歌。阳日村的十年蝶变,不仅是湖北建院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更是“校地同行”结下的丰硕果实。未来,学校将继续携手阳日村,在神农架的绿水青山间书写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