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3小时400元不限次数电话_寻花楼楼凤兼职论坛,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大学生空降平台

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中卫海原县脱胎换骨的安居之变

发布时间:2020-01-17 14:06 来源:

核心摘要:寒冬腊月,枝丫疏瘦。1月7日,中国西北、黄土高原腹地的海原县被一场雪染得银装素裹。沿着山间公路穿行,广袤的大山深处,错落有致的红色砖瓦房点缀其间,成为一道亮丽风景。记者来到曹洼乡买牛沟村,村庄依河而建,山脚下曾经居住过的窑洞依稀可辨,与一幢幢新居形成鲜明对照。现在日子好了,自来水通到了灶台,装上了热水

寒冬腊月,枝丫疏瘦。1月7日,中国西北、黄土高原腹地的海原县被一场雪染得银装素裹。沿着山间公路穿行,广袤的大山深处,错落有致的红色砖瓦房点缀其间,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
记者来到曹洼乡买牛沟村,村庄依河而建,山脚下曾经居住过的窑洞依稀可辨,与一幢幢新居形成鲜明对照。
?
“现在日子好了,自来水通到了灶台,装上了热水器,也有了致富产业。”住上安全舒适、宽敞明亮的新房,71岁的村民马成录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
?
海原县位于宁夏西海固贫困核心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千百年来,窑洞一直是当地主要民居。由于自然、地理和历史原因,直到前几年,仍有数万户农村居民住在“危”字号的旧房里。
?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原县委、县政府坚持精准摸排、以拆促建,采取农户自建、企业助建、部门帮建、政府统建“四种方式”,以确保家家户户都能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
?
“小时候住窑洞,没门没窗、少衣少被,还有野狼出没,住得胆战心惊。”马成录说。20世纪80年代初,买牛沟村村民陆续从山底下的窑洞移居到开阔地带,有的箍了新窑、有的盖了土坯房。马成录家盖起了土坯房,后来,他又对房子进行过几次“升级”,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虽然屋顶残漏、墙皮脱落、地基塌陷,却是马成录家里最宝贵的财产。
?
海原全境位于南北地震带上,1920年曾发生过8.5级大地震。虽然危旧房有很大安全隐患,但让马成录拆掉辛辛苦苦盖起的房子,却心有不舍,这种想法在当地农村很普遍。面对“住房有保障”的民生目标,海原县提出“以拆促建”,并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和拆除配套政策,驻村工作队积极宣传,乡村干部上门动员,农村党员、当地乡贤带头示范,带动村民变“被动拆”为“主动拆”。
?
2017年,马成录在危房改造补贴政策的激励下,下决心拆除了危房。政府补贴3.5万元,自己仅花了不足1万元,就盖起了70多平方米、具有八级抗震强度的砖混新瓦房。马成录激动地说:“如今我们住上安心房,刮风下雨再也不为房屋安全担惊受怕了。”
?
宁夏中卫市委常委、海原县委书记徐海宁说,海原县根据农户家庭经济状况、院落位置、家庭人口结构,分户分类,精准施策,通过原址翻建一批、异地迁建一批、加固维修一批、公租扩面一批、补偿退出一批、周转安置一批、亲属合住一批、直接拆除一批“八个一批”工程,共实施改造危窑危房21005户,直接拆除15921户,全县农民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安居之变。
?
房子是物理空间,也是精神空间。住上新房的农民兄弟精气神也焕然一新。
?
“以前养牛是为了耕田糊口,现在要脱贫致富?!甭沓陕纪ü盎∧概R小辈捣銎赌J?,赊销了3头基础母牛发展养殖业。2019年,他的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8600多元,实现脱贫摘帽。在买牛沟村,像马成录一样依靠养殖脱贫致富的村民达到2/3以上。
?
前几天,宁夏包括海原在内的4个县区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开始面向社会公示。宁夏西海固的脱贫攻坚进程又向前推进了历史性的一大步。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