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1945年9月5日,从重庆来的民康号轮靠上沙市巡司巷码头,陆军第七十六军军长廖昂在卫兵护卫下走上坡岸。沙市码头早已是人头攒动,旗帜飞舞,随着鞭炮的炸响,欢呼胜利的声浪响彻江天。
张 俊
1945年9月5日,从重庆来的民康号轮靠上沙市巡司巷码头,陆军第七十六军军长廖昂在卫兵护卫下走上坡岸。沙市码头早已是人头攒动,旗帜飞舞,随着鞭炮的炸响,欢呼胜利的声浪响彻江天。
暂编五十七师开进沙市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根据太平洋中国战区盟军统帅蒋介石的命令,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为第八受降区主官,负责接收武汉、沙市、宜昌地区日军投降。廖昂率部在泸州驻防,接到孙长官让他去荆沙受降的命令后,便带着司令部直属人员乘轮来到沙市。
廖昂,四川资中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毕业生。1943年9月任七十六军军长,中将衔。廖部下辖三个师,其中暂编第五十七师师长祝夏年,在1945年7月即率部入湖北作战,该师的陈简团已在两天前进入荆沙。祝师长在长沙主持一个受降仪式后已赶到沙市。
1940年6月荆沙沦陷前,江陵县政府机关撤往江南的松滋。两天前,江陵县县长罗士杰、三青团荆宜区团部干事长肖伯勤等人返回荆沙,筹备了一个“江陵各届劳军,沙市党政军民联欢大会”,地点在沙市公共体育场。
体育场是1932年开鄂西运动大会时建的,在沙市中山公园南面。9月5日一大早,体育场内挤满来参会的市民,他们知道今天要举行受降仪式。荆沙沦陷五年又两个月,这里的民众饱受蹂躏,今天要看骄横的日本人是怎样向中国人低头。
联欢大会主席台
大会由祝夏年师长主持。祝是黄埔军校第二期炮科毕业,曾参加广东第一次东征。在广州近郊之役,是他指挥火炮炸死了滇桂军总指挥赵成梁。抗战爆发后,祝任第十五军、第十八军上校参谋,参加过淞沪会战等重大战役。1941年任暂编五十七师师长。
祝师长身材中等,人很精神,待廖军长登上主席台,祝即宣布大会开始。首先,是由廖军长讲话,他站在孙总理遗像前,用响亮的声音讲了一番话,主要是慰问民众,怒斥日寇暴行,展望日后建设愿景。讲台前面挂着两面锦旗,一面写着“公来其苏”,另一面写着“绩著重光”,这都是赞扬他的,这让他感到很受用。廖讲完话后,江陵县罗县长、民众代表徐鹤松也分别讲了话,他俩感谢廖军长率部光复荆沙,表达了抗战胜利的喜悦之情。
当祝师长宣布受降开始时,驻荆沙日军独立第五旅旅长村上宗治,便带着二千多名官兵走进场内。之后,村上恭敬地向廖军长呈上降书与佩刀,其他日军官兵也将随身武器堆在场地中央。这时,全场响起了咒骂声,口号声也一阵高过一阵。自此,驻沙洋、潜江、公安、石首的日军也一并随之投降。
联欢大会场景
1944年1月,日军独立第五旅在宜昌编成,于当年四月到荆沙驻防。这支部队,先后隶属日军第十一军、第三十军,后直属第六方面军。首任旅团长是野地嘉平,村上宗治为其继任。
村上是个矮胖子,留着小胡须,相貌有些憨笨,实则是一个颇有心计的人。8月10日,他以荆沙有瘟疫流行为由下令戒严,而后密令部下将重武器等沉入江中,他不想便宜中国军队。他没料到的是一年后,在南京审判日军战争罪犯军事法庭上,他以沉没军用物资罪被判了徒刑。
受降仪式结束后,人们涌出会场。看着日军灰溜溜地离去,路边的人有的吐口水,有的扔石头,尽情发泄胸中怒火。之后,市民们自发举行了游行,他们举着旗子,高呼口号,尽情表达着庆祝抗战胜利的激情。受降日那天夜晚,无数荆沙人都难以入眠。
9月13日,祝师长与村上又见了面,就日方移交军用物资、官兵及侨民遣返问题进行磋商。之后,投降日军被押送至沙洋集中,交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验收遣返。在荆沙的日本侨民则自行去汉口的日、德侨民管理处登记,而后待分批遣返。
廖昂军长(图片由陈礼荣先生提供)
七十六军惩处汉奸行动在同步展开,枪口早已瞄准了几个大汉奸,他们是日军沙市宪兵队密侦组长侯荣辉、日军沙市警备队密侦组长王继衡、日军独立第五旅团情报组长杨成章、日军沙市宪兵队情报组长苏鉴。本来还有个王臣斋,但他在七十六军到达前潜逃了。
九月中旬,廖军长下令将这四人逮捕,关进了九十铺沙市警察局监狱。9月27日,经暂编五十七师军法处审讯后,四人被判处死刑,并执行枪决。
行刑的这天中午,侯荣辉等四人被押上人力车游街示众。四人都反背双手,戴着手铐,脑后插着红叉罪标,车两边是荷枪实弹的军警。七十六军出动一个加强营在全城戒严,车在沙市主路上转了一圈,而后又去荆州城转了一圈,约在下午三时左右,经迎禧街、三民街、中山马路,直奔行刑地毛家巷口。
侯荣辉在第一辆车上。侯是沙市人,时年三十六岁。他从小游手好闲,尽干些偷鸡摸狗的事。1930年,他在荆州城宾兴街抢劫被抓坐过牢。后来,他先在宝塔河水果码头上混,后去洪帮大哥万伯祥开的同发和果行当差,并加入了“汉流”。
荆沙沦陷后,侯荣辉投靠日本人,当上了伪保长。他平时穿件日本军服招摇过市,匪气十足,人称“侯太君”。当时,沙市纱厂一带被日军辟为“粮台”,侯在那里帮日军筹办生活物资。他把持着“生猪出纳组合”等组织,垄断了江陵县的生猪买卖。
侯荣辉得势后,开赌场、设钱庄、办土特产行、做投机买卖,置有房屋十八座,养了五个妻妾。当时荆沙流行一首顺口溜:“汉口银钱多,不及沙市侯大哥。老婆四五个,金票多成河。”
祝夏年在荆州城司令部留影
侯荣辉害起人来心狠手毒。1941年底,侯用汽车走私黄金,被日军查出后拟枪毙他。侯为保命,谎称他可破获一个抗日情报组织。他知道荆州城北朱胡李三场有个叫胡沛之的人,是军统驻江北情报组组长。侯带人将胡的两个亲戚抓来,用酷刑折磨后,逼胡的亲戚一通乱咬,使七十多人无辜被抓,连荆州商会会长金荣甫都在其中。后来,侯因立功当上日军宪兵队密侦组长。
日本投降后,侯荣辉如丧家之犬。他拿出不少金银,托人找七十六军的长官说情。暂编五十七师师参谋长胡柏生知道侯手下有一批人,为防止这帮人狗急跳墙,胡称将委任侯任荆沙自卫总队副队长。待一切部署妥当,胡下令对侯实施了抓捕。
游街这天,侯荣辉穿件丝长袍,他是个秃头,佝偻着腰瘫坐在车上,早已是一副死相。当车过三民街侯宅时,他见几个妻妾在门前哭泣,便大喊一声:快将我妈的寿木抬来装我!
侯荣辉后面是王继衡,王是沙市人,时年三十岁。他打小好逸恶劳,很早便入了“汉流”,是当地有名的地痞。日本人来后他卖身投靠,当上日军沙市警备队密侦组长。
王继衡开过帮派山堂,手下有七八百号门徒。他依靠这些人为日军搜集情报,给国军和新四军造成不少麻烦。王也是个会敛财的人,他在大赛巷有两套宅院,还有两部汽车跑汉口、宜昌营利。游街这天,王继衡穿件马褂,面色蜡黄,满脸绝望,呆坐在车上,脸上全无老大的横气。
后两辆车上是杨成章和苏鉴,他俩都不到三十岁。或许是年轻的缘故,这天他俩都穿着西装,足蹬黑皮鞋,还戴着顶礼帽。车过杨成章家门口时,他对人群中的一个熟人说:给我幺妈带个信,替我弄副好棺木,其实,杨成章才新婚不久。杨后头的苏鉴,在旅寄坊开有苏莱医院,还有几个女人,但此时他已生无可念了。
前排左一为村上宗治
在毛家巷口的空地上,早已挤满围观的市民。当军警将侯荣辉等四人拖下车,并令他们跪下时,天色刚刚变暗。七十六军军部的一个副官处长持一把冲锋枪,快步走到他们身后,举枪朝着脑袋就是一梭子,四人应声倒地气绝,围观的人群手拿砖石围了上去。
此时的荆沙,接收官员们纷至沓来。最早的是在荆沙潜伏的军统人员,军统在沙市的范文昭潜伏组,组长范文昭公开身份是中山马路友谊西药大药房老板,现成为军统指定的接收人员;又如沙市人邓述诗,他曾在江陵县立第一小学当过教务主任??拐狡诩?,他任军统湖北站少校督察,抗战胜利后成为军统湖北站站长,兼第六战区军法执行监事调查室沙市办事处主任。他扛上了少将肩章,带人查封了不少敌伪资产。
由于各方势力太多,在接收敌伪资产时发生了冲穾。面对乱哄哄的局面,廖军长在处理完汉奸事宜后,让军政治部召集荆沙各机关团体组建了“荆沙敌伪物资清查委员会”,明令除军用物资由七十六军直接接受外,其他任何物资都由这个委员会接收处置。该会由七十六军军政治部主任王国藩任主任委员,湖北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杨世英、三青团荆宜区团部干事长肖伯勤任副主任委员,江陵县县长罗士杰、沙市商会会长徐鹤松等人为委员。
这个委员会每月开一次碰头会,对重大查封接受事项作出决定。尽管还是出现了按收物资账面与实物不符、被查封物资遭盗窃等问题,但之前的那种混乱局面总算是控制住了。
沙市中山公园内,有一座“陆军第十军‘剿匪’阵亡将士纪念碑”,是第十军军长徐源泉为阵亡部下建的。但廖昂部在离开荆沙前,让人将碑上文字铲掉,刻上了七十六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字样。
(选自《荆州古城往事1876-1949》 文中暂编五十七师图片由祝长华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