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9月30日上午,在通化广场人头攒动,近百名住建系统的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在市住建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城市建设管理成就大型图片展”前浏览历史的记忆,感受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
?
本次展出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成就展图版涵盖了棚户区改造篇、“暖房子”改造篇、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篇、市政道路建设篇、城市亮化提升篇、城市绿化提质篇、创建园林城市篇、公园管理篇、城市地下管廊建设篇、房地产业管理篇、建筑业管理篇、城市集中供热篇、城市供水惠民篇、城市燃气惠民篇等14个篇章,40块展版。9月30日至10月1日在新站广场展出,10月2日至3日在马兰园(忆江园) 展出。
?
回望城市建设,记忆充盈。棚户区改造,起步便是决战。从2006年开始至今,棚户区改造530.55万平方米,其中城市棚户区改造392万平方米;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124.02万平方米;林业棚户区改造2.88万平方米;垦区危房改造1.91万平方米;总改造户数达到72236套。相当于让半数城区人口“出棚进楼”,实现了安居乐业的向往。
?
路网畅,百业兴。先后完成了新风路、胜利路、建设大街等259条主次干路新建和改造,全长112.08公里;对保安桥、工农桥等8座危桥进行了翻建;新建江南二桥和红旗桥。其中,红旗桥新建工程成为群众佳话。
?
楼体的灯亮了,地下的管网畅通了,旧楼穿上了新衣裳,楼群间、街路上变得整洁清新,老旧小区通过连年的综合整治旧貌换新颜,空中凌乱的布线没了,凹凸不平的地面硬化了,绿树掩映中的市民心情舒畅了,幸福感写在脸上!
?
“暖房子”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亮化、地下管廊建设在人们的记忆中尤为生动。为了让山城的夜色不再孤寂,让楼体亮化再塑一个天上的街市,佟佳江因此焕发新生。共完成市内159栋楼体亮化工程;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6.52公里;对56个老旧小区、109万平方米城市居民区进行综合整治;对市区1531栋楼、621万平方米进行了“暖房子”改造,人民幸福感明显提升。
?
绿化提升让山城变得山清水秀,生态优美。依托实际地形和自然资源,新建“三园一带”、城市出入口、江南大街、建设大街等具有代表性的绿化美化精品工程,改造玉皇山公园、海棠公园、马兰园、佟佳江枫趣公园,让城市多一片景观,让天空多一片蔚蓝,为美好的生活添一条彩带,让城市的文明多一分色彩。近年来,全市新增绿地363.67公顷,绿地总面积已达1871.2公顷,绿地率32.39%,绿化覆盖面积达2113.8公顷,绿化覆盖率36.59%,公园绿地面积660.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4.32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比2010年增加231.67公顷。
?
管建结合,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历经脱胎换骨的考验。城市管理年度量化考核、专项整治、建立热线服务、污水处理提标扩建、建设立体智能停车场、垃圾无害化处理……让城市发展与群众福祉相依。城市供水用户由最初的12.04万户发展到今天的17.8万户,供水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2014年全面启动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实现居民供水24小时全覆盖。煤气用户由最初的6万户发展到今天的16万户,敷设煤气中低压管网280公里,年供气量达到3000万立方米,市区煤气气化率达到83%。供热面积由最初的628万平方米、供热用户6.1万户发展到今天的1618万平方米,供热用户15.9万户。
?
城市因此而厚重,人民因此而自信。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耿春峰说,“通化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通化是我们发展的主战场。住建人在新时代到来时刻,用热情、真诚、坚强向共和国递交了一张人民满意的答卷。”
?
作者:解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