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城市更新的战略部署,龙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工作作风,全力推进安彩大道(梅东路—钢一路段)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通过“全流程统筹、全要素保障”,为项目顺利开工奠定坚实基础。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刘鑫)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城市更新的战略部署,龙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工作作风,全力推进安彩大道(梅东路—钢一路段)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通过“全流程统筹、全要素保障”,为项目顺利开工奠定坚实基础。
高效协同破难题,前期准备“加速度”
区住建局创新采用“并联审批+容缺受理”模式,将立项、用地、环评、文勘等多项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压缩40%以上。通过“线上预审+现场联审”机制,主动对接自然资源、文物、城管等部门,破解建设用地报批、文物勘探、绿化迁移审批、征地拆迁等堵点问题,实现“部门协同跑”代替“企业多头跑”,协调解决高压线迁改、文物勘探、绿化树木移植、征地拆迁等复杂问题12项。
龙安区住建局工作人员正在与东风乡协调拆迁问题
精细管理优环境,渣土文探“两不误”
面对道路红线内建筑物拆除任务,区住建局组建专项攻坚小组。同步安排专业队伍开展“破拆—清运—平整”一体化作业,高效完成拆迁工作,破除混凝土路面、构筑物等附属设施,同步清运垃圾,实现“净地交付”。
针对建筑物拆除工作中渣土清运的“老大难”问题,区住建局建立“源头管控+运输监管+末端消纳”全链条管理体系。与城管部门联合制定渣土运输专项方案,明确运输路线、时间及防尘标准,严格按照“分类处置、日产日清”原则,将施工垃圾运送至指定填埋场,通过“湿法作业+路面清扫”等防尘措施,有效降低扬尘污染,实现环保与效率双赢。
目前,项目施工区域已全面实现“三通一平”,施工队可随时进场作业。
龙安区住建局工作人员查看渣土清运工作,并进行安排部署
为确保项目建设与文物保护“两不误”,区住建局提前3个月对接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推动文物勘探队进场开展工作。此次通过“考古前置”机制,仅用一个月即完成全线文物勘探,在勘探过程中,区住建局积极与考古部门协调沟通,及时解决勘探中存在的问题,确认无重要历史遗存,为施工争取宝贵时间。
安阳市考古院文物勘探队正在进行文物勘探
渣土清运完毕,等待施工队进现场
民生工程“惠万家”,路网升级“谱新篇”
7月29日,安彩大道项目正式取得施工许可证,8月8日,项目部人员设备集结完毕,安彩大道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拉开了区域交通升级与城市发展的崭新序幕。
作为连接东西片区的关键动脉,这条大道的建设不仅将优化路网结构、提升通行效率,更承载着完善城市功能、激活沿线产业的重要使命。安彩大道作为龙安区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连接梅东路、钢花路等主干道,有效分流文峰大道、文明大道的交通压力,惠及周边20余个小区、5万余名居民。同时,城市道路是“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区域排水防涝能力和城市品质,安彩大道项目雨水工程严格按照《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导则》进行设计、施工,本工程人行道采用植草砖结构生态树池,人行道横坡采用海绵型生态树池,雨水口采用海绵型雨水口。
龙安区住建局始终坚持以狠抓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安全为基础,以品质提升为重点,持续加快海绵城市道路建设步伐,完善市政道路路网体系,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让人民群众出行更便捷。
龙安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店小二”精神,强化施工监管和服务保障,确保项目2025年底前建成通车,为龙安区建设“宜居宜业新城”贡献住建力量。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