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近年来,重庆设计集团重庆市设计院(以下简称“重庆市设计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以“标准制定者、设计引领者、方案输出者”的角色,积极探索出一系列符合山地特色的城市更新策略,在...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近年来,重庆设计集团重庆市设计院(以下简称“重庆市设计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以“标准制定者、设计引领者、方案输出者”的角色,积极探索出一系列符合山地特色的城市更新策略,在巴渝大地上不断书写城市更新的“重庆方案”,推动重庆现代城市发展,助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民主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重庆市设计院供图
创新标准,探索城市更新“重庆方案”
重庆在城市更新领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论”。
作为典型的山地城市,其城市更新不能局限在二维平面思维中,需要在“空间高度—时间厚度—参与广度—体验深度”四维坐标系中寻找突破。
创新标准就是“重庆方案”的核心。面对山地城市既有建筑改造制约因素较多的困境,重庆市设计院充分发挥深厚历史底蕴和专业技术优势,深度参与和主编多项政策技术文件和工程建设标准,为勘察设计行业科学应对山地城市的复杂城市环境,为重庆城市建设和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22年3月,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指导,重庆市城市管线综合管理事务中心、重庆市设计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共同主编的《重庆市城市更新技术导则》(简称《导则》)正式发布,成为全国首部城市更新技术导则。
《导则》以“定内涵、搭流程、守底线、引方向”为主线,聚焦项目前期阶段,就片区策划方案和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提出技术指引,成为重庆市“1+2+N”城市更新政策技术体系中重要的技术文件之一,为推动重庆城市更新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其遵循的以人为本等五大基本原则,也契合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五个“转变”和五个“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特色发展、治理投入和统筹协调的精神,是重庆城市更新用实践探索提前写下的精彩前奏。
成渝金融法院更新项目。重庆市设计院供图
实践探索,打造城市更新范本
近年来,重庆市设计院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创新实践,打造了一大批城市更新范本。
建研楼项目的改造,是重庆市设计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的一次示范。改造后项目成为成渝地区首个净零碳建筑,开启“碳资产管理”新时代。
成渝金融法院的更新,是重庆市设计院“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的一次示范:先梳理复杂的功能与流线,再在国家级文保中植入历史金融博物馆功能;让一栋文保建筑重新成为市民共享的城市客厅,也为重庆乃至全国提供了“修旧如旧、以用促保”的山地历史建筑活化范式。
今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名单,重庆市设计院设计的江北区塔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和渝中区解放碑地下环道城市更新项目双双入选。加上2024年首批入选的九龙坡区民主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重庆市设计院已有三个项目获全国推广。
塔坪片区的蜕变令人惊叹。这个曾经“环境脏乱差、停车难、飞线纵横”的老社区,成为了“品质提升+动能转换”的极佳案例。
重庆市设计院设计团队按照“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百姓受益”的工作导向,以“可持续运营”的渐进式城市更新理念,推动塔坪片区焕新为城市现代化、发展多样化、治理精细化的三生新空间。改造完成后,塔坪片区“沉睡”的老旧建筑被“唤醒”,背街小巷蝶变为潮流文创街区,城市空间焕然一新,成为江北区热门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新兴产业聚集地。
解放碑地下环道项目是“结构优化+山城智慧”的一次经典示范,这个全长7.5公里的环道以“一环七射多连通”布局,连接28个地下车库近2.3万个车位,可承担渝中区地面30%的交通压力,成为全国最大、重庆首例城市核心商圈复杂地下环道。
项目攻克了既有隧道结构暗挖进洞施工、临近环境敏感性建筑的地下工程微振动控制爆破、超浅埋大断面城市隧道群施工、超近距小半径螺旋式双连拱隧道施工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创新性地突破空间限制,统筹地上地下,构建起山地城市多层交通体系;应用“5G+北斗”精准导航系统,解决了地下空间定位难题,极大提升了使用便捷性。
民主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更是重庆城市更新“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的典范之作。这个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通过两期更新完成了从老旧社区到“超级街区”的成功转型。
重庆市设计院设计团队创造性地采用“留、改、拆、增”微改造模式,并采用“运营前置”的模式,将老街区打造成了一个既保留历史韵味又融入现代元素的新型城市空间。通过举办文化活动、组织“三师”进社区工作等,构建起全龄友好、绿色海绵、未来智慧、市井烟火的完整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一刻钟生活圈”带来的美好生活图景,让“人民城市”理念生根开花。
解放碑地下环道项目。重庆市设计院供图
开拓提升,让重庆方案走向全国
以“技术标准+项目实践”为双翼,重庆市设计院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不断推动城市更新“重庆方案”走向全国。
民主村、塔坪片区、解放碑地下环道三个项目获得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推广,为全国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庆经验”。
探索形成的“微更新”“系统性更新”等理念和系统集成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山地城市更新技术体系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影响持续扩大,推动重庆市设计院的业务版图不断走向全国,先后中标江苏省南京市新河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内蒙古准格尔旗友谊街道和泰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工程设计、四川省达州市第二工业园区老旧小区改造建设项目、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老旧小区改造二期项目……
一个个外省市项目,不仅是重庆市设计院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领域综合实力的体现,也将重庆市设计院的城市更新经验带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甚至推动城市更新“重庆方案”走向国际。
今年6月,希腊梅加洛波利斯市市长康斯坦丁诺斯?米霍普洛斯一行实地考察重庆市设计院,深入调研重庆市设计院在山地建筑、城市更新、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并走访了民主村片区老旧小区更新项目现场,对重庆市设计院的综合实力以及在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领域展现出的持续专注与技术积淀表示赞赏,并希望利用重庆市设计院的技术优势,为希腊当地城市发展赋能。
越南DEOCA集团与VAN PHU集团也在今年到访重庆市设计院,围绕城市历史、基础设施建设、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谋划更广泛深入的合作。
从历史街区的活化重生,到完整社区的温馨蜕变,再到智慧基建的科技赋能,重庆市设计院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将“人民城市”理念融入每一寸空间更新。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面对新要求,重庆市设计院将继续以匠心守初心,大胆开拓革新,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经验做法,为全国城市更新提供更多“重庆智慧”,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贡献更多“重庆设计”力量。(重庆市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