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3小时400元不限次数电话_寻花楼楼凤兼职论坛,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大学生空降平台

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湖北枝江向巷村: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美景如画”样板

发布时间:2025-09-20 12:40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湖北枝江市仙女镇向巷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吹拂下,凭借精准的发展定位与创新实践,从昔日普通农业村蜕变为湖北乃至全国闻名的 “美丽乡村”典范。其 “如画美景” 并非单一的视觉呈现,而是深度融合产业、环境与文化的立体画卷,每一处景致都折射出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柳月 刘孜孜 刘语桐)湖北枝江市仙女镇向巷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吹拂下,凭借精准的发展定位与创新实践,从昔日普通农业村蜕变为湖北乃至全国闻名的 “美丽乡村”典范。其 “如画美景” 并非单一的视觉呈现,而是深度融合产业、环境与文化的立体画卷,每一处景致都折射出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

 

微信图片_20250920122634.jpg

 

产业之美:桔园与田园交织的丰收画卷

 

向巷村以农业为根基,却突破传统农耕的局限,构建起 “品牌引领、文旅融合” 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让田园成为增收致富的 “聚宝盆”。

 

“桔缘合作社”:从 “卖果实” 到 “卖体验” 的品牌升级

 

该村锚定柑橘产业优势,打造 “桔缘合作社” 核心品牌,将 2000 余亩柑橘园升级为集 “采摘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业园区。每年 10 月至 12 月,漫山柑橘褪去青涩,挂满金黄的果实,微风拂过,果香四溢。游客穿梭林间,亲手采摘新鲜柑橘,在体验农事乐趣的同时,还能参与柑橘种植科普课堂,了解从育苗到挂果的全过程。如今,“桔缘合作社” 的柑橘不仅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全国,更依托品牌影响力,开发出柑橘果酱、柑橘精油等深加工产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微信图片_20250920122638.jpg

 

农旅融合:激活乡村经济 “新引擎”

 

依托柑橘园与田园风光,向巷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 “春赏花海、夏摘桃李、秋采柑橘、冬品农家宴” 的四季旅游模式。村内建成多家特色农家乐,主打 “柴火灶炖土鸡”“腊肉炒竹笋” 等地道农家菜,食材均来自村民自种自养,新鲜健康的口味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此外,该村还推出 “农事体验套餐”,游客可参与播种、施肥、插秧等农活,感受农耕文化魅力。“我们依托柑橘产业链打造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仙女吉吉主题公园”,通过培训研学、休闲度假、亲子娱乐等业态,今年又创建了吉吉村冰雾水寨水上乐园,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带动了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收入增长,真正实现了 ‘田园变景区,农产品变旅游商品’的转变”。枝江市仙女镇向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代年介绍说。

 

微信图片_20250920122641.jpg

 

环境之美:宜居宜业的现代乡村画卷

 

该村深知 “生态宜居” 是乡村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系统性的人居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让村庄既有 “颜值” 又有 “内涵”,成为村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民居风貌:白墙灰瓦勾勒田园诗意

 

2019 年起,向巷村启动民居立面改造工程,统一采用 “白墙灰瓦桔红瓦、坡屋顶、木格栅” 的徽派风格,搭配门前的竹篱笆与小花坛,与周围的稻田、柑橘园相映成趣。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留房屋原有结构与生活痕迹,避免 “千村一面”。如今,漫步向巷村,错落有致的民居掩映在绿树花丛中,呈现出一幅清新雅致的田园画卷,成为了“住建部共同缔造试点村”。

 

微信图片_20250920122644.jpg

 

基础设施:从 “脏乱差” 到 “洁净美” 的蜕变

 

村庄投入千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实现 “户户通水泥路”,道路两侧种植桂花、紫薇等景观植物,搭配太阳能路灯,既美观又环保。同时,建立 “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 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配备专职保洁员与垃圾清运车,确保村内无垃圾堆积、无污水横流。截至 2024 年,向巷村绿化覆盖率达 45%,获评 “湖北省生态村”,村民出门见绿、步步闻香,生活环境胜过城市小区。

 

微信图片_20250920122648.jpg

 

庭院经济:方寸之地绽放 “美丽经济”

 

村里鼓励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空地发展 “庭院经济”,打造 “一户一景、一户一韵” 的特色庭院。有的村民种植月季、绣球等花卉,将庭院装扮成 “小花园”;有的村民搭建葡萄架、种植蔬菜,实现 “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还有的村民摆放手工编织的农具、陶罐等装饰品,彰显乡村文化特色。如今,向巷村的庭院不仅是村民的“私人空间”,更成为吸引游客打卡的 “公共景观”,部分村民还通过售卖庭院种植的果蔬、手工艺品增加收入,让 “美丽庭院” 变成 “增收庭院”。

 

微信图片_20250920122705.jpg

 

文化之美:活力充盈的乡村精神画卷

 

向巷村的美,不止于外在的景致,更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精神活力。通过打造特色文化 IP、培育文明乡风、推进数字化治理,村庄让文化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 “精神纽带”。

 

“吉吉村年货节”:让文化符号成为乡村 “名片”

 

向巷村重视文化建设,打造 “吉吉村”名片。“吉吉”象征勤劳、奉献的乡村精神,“吉吉” 雕塑,憨态可掬、色彩鲜艳,成为村庄的 “网红打卡点”。每年春节前,“吉吉村年货节”如期举办,销售农产品和牛郎山牛肉。村民与游客共同参与 “福猪抬台仪式”、年猪宴、篝火晚会和烟花秀, 传承农耕文化和美食文化,让“吉吉” 形象不仅走进了游客的相册,更成为向巷村的文化符号,让乡村文化更具辨识度与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250920123258.jpg

 

乡风文明:让淳朴民风滋养乡村灵魂

 

向巷村以 “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为目标,开展系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村内建成 2000 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备戏台、健身器材、图书阅览室等设施,成为村民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通过 “村民议事会” 制定《向巷村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每年评选 “最美家庭”“孝老爱亲模范”“致富带头人” 等先进典型,通过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宣传其事迹,营造 “比学赶超” 的良好氛围。如今,向巷村邻里和睦、互帮互助,村民主动参与村庄建设,“人人为家乡、家乡为人人” 的理念深入人心,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微信图片_20250920123302.jpg

 

数字化治理:让科技为乡村文化注入 “智慧”

 

作为枝江市 “智慧乡村” 试点村,向巷村将数字化手段融入乡村治理与文化建设。村内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实现“全域覆盖、实时监控”,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发 “智慧向巷” 小程序,村民可通过手机查询村务公开信息、预约办理社保医保业务、参与线上投票表决,让村务管理更透明、更高效。此外,村庄还利用短视频平台,拍摄 “向巷美景”“农事小知识”“村民故事”等内容,通过直播带货推广农产品,让向巷村的文化与美景走出乡村,走向全国。

 

微信图片_20250920123305.jpg

 

从产业兴旺到生态宜居,从乡风文明到治理有效,向巷村用实践诠释了 “美丽乡村” 的真正内涵。它的 “美景如画”,是 “产业兴旺” 的富足画卷:橘产业扎根沃土,文旅融合点亮经济,村民腰包越来越鼓;是“生态宜居” 的绿色画卷:村容整洁、环境优美,青山绿水间满是诗意;是 “乡风文明” 的活力画卷:文化 IP 独具特色,村民精神昂扬向上,乡村充满生机与希望。

 

微信图片_20250920123312.jpg

 

如今的向巷村,已成为 “生活、生产、生态” 融合发展的典范,先后获评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淘宝村”、“湖北省十大美丽乡村”。它的剧变,不仅为湖北乡村振兴提供了“枝江方案”,更向全国展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无限可能。若你有机会走进向巷村,定会被这里的丰收景象、宜居环境与鲜活文化所打动,亲身感受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国乡村的蓬勃生机与无限魅力。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