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3小时400元不限次数电话_寻花楼楼凤兼职论坛,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大学生空降平台

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甘肃庆阳正宁县:特色小院引客来 和美乡村展新颜

发布时间:2025-08-22 17:33 来源:每日甘肃

核心摘要:今年以来,正宁县一批特色小院凭借鲜明定位与独特体验走红,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亮眼名片。从烟火气十足的农家乐到浸润文化的体验空间,再到农文旅结合的综合体,这些特色小院不仅勾勒出乡村振兴新图景,更以深厚底蕴与实际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力量。

今年以来,正宁县一批特色小院凭借鲜明定位与独特体验走红,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亮眼名片。从烟火气十足的农家乐到浸润文化的体验空间,再到农文旅结合的综合体,这些特色小院不仅勾勒出乡村振兴新图景,更以深厚底蕴与实际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力量。

 

走进山河镇董庄村的“悠悠休憩小院”,整洁的院落与高低错落的绿植相映成趣,10余间风格迥异的包厢里坐满了游客。“悠悠休憩小院”以“农家味”为招牌,柴火灶炖出的土鸡和菜园里现摘的时蔬成了必点菜品,优美环境与特色风味吸引不少游客专程驱车而来。而西坡镇高红村的“听风小院”则藏着更质朴的温暖,臊子面浇上滚烫的肉汤、杂粮馍夹着面辣子、柴火灶的热度混着饭菜香,成了游客记忆里的“老家味道”。

 

若想触摸文化脉络,五顷塬回族乡龙咀子村的民族风情农家小院是绝佳去处。龙咀子村依托“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支‘石榴籽’文艺宣传队、一个民族史馆、一个农家书屋、一个文化广场”的“五个一”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打造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核心引擎。农家小院里藏着回族民俗展陈,农家书屋里村民捧着农技书籍交流种植和养殖技巧,文化广场上“石榴籽”文艺宣传队载歌载舞,游客们跟着旋律舞动双手,在歌声里感受民族文化。

 

永正镇佛堂村的田园综合体小院则玩出了“混搭”乐趣。5处垂钓池边有人举竿静待,66座种植大棚里游客忙着采摘圣女果,不远处,6间雅致客栈藏在绿树间,游客们白天体验农事、傍晚围坐聊天,俨然成为了亲子游、短途游的热门选择。

 

底蕴藏在细节里,特色小院是“文化容器”,也是“家风样本”。走进榆林子镇乐安坊村村民徐博家,客厅墙上挂着《沁园春·雪》书法作品,旁侧是端庄的“和”字匾额,传统精神与现代生活的交融,藏在家人围坐聊天的笑谈里;乐兴村村民袁雪霞家的小院更像一本“家风教科书”:石板路扫得发亮,花盆摆放齐整,夫妻俩一个打理果园、一个操持民宿,子女利用空闲时间帮忙喂鸡、陪老人说话——“和、勤、孝、教”的家风,就藏在庭院的整洁与家人的互动里,让游客看着暖心。

 

从“亮点”到“支点”,特色小院带动乡村“连环变”,其价值也早已超越“打卡地”本身。在董庄村,民俗文化成了特色小院的“魂”:村里沿着特色小院集群打造了休闲观光风情线,一并建起了香包刺绣培训基地,妇女们绣制的香包通过网络直播间销往全国各地,既?;ご辛朔俏镏饰幕挪?,又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形成“文化变现”的良性循环。龙咀子村通过改造民族风情小院、建窑洞民宿,让村民在家门口当起了服务员、讲解员,产业增值收益实实在在落进村民口袋。

 

如今的正宁县,特色小院正从“单一亮点”连成“一片风景”,这些藏在乡间的特色小院,用“烟火气”聚人气,用“文化味”留记忆,更用实打实的效益带动乡村蝶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记者 刘效国)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