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日前,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六部门制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阎秋) 日前,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六部门制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据了解,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规?;焖俜⒄菇锥危涞缟枋┳魑履茉雌挡档墓丶С?,其服务能力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信心。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服务能力能够基本满足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但仍存在公共充电网络布局不均衡、设施功能结构待优化、居住区服务供给不充分、供电保障有待加强、运营管理质效有待提升等问题。2020-2024年充电设施年复合增长率仅18%,远低于新能源车35%的年增速,导致车桩比长期高于3:1,核心城市甚至达4:1,“找桩难”“充电慢”成为制约消费的核心痛点。基础设施结构性短板突出,老旧小区因配电容量受限、安装协调难等问题,私人充电桩安装率不足30%,公共充电设施覆盖率仅60%。农村地区几乎空白,中西部县域公共充电设施覆盖率不足30%,乡镇一级更是普遍“零桩可寻”,直接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落地。
为加大力度完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网络,提升消费品质,促进电动汽车更大范围内购置使用,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六部门制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充电设施发展的目标和行动路径,助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设施体系,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行动方案》围绕“四个更加注重”,研究提出相关政策举措,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设施体系:
一是更加注重均衡性。在空间布局方面,目前城市充电服务保障能力相对充足,但农村地区充电设施建设尚不均衡,《行动方案》明确要加快补齐农村充电设施建设短板,实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在设施功能结构方面,目前我国公共充电设施平均功率仅45.5千瓦,尚不能有效满足节假日高速公路、城市热点地区等快速补能场景的充电需求,《行动方案》明确要在重点城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快大功率充电设施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设施功能结构。
二是更加注重创新性。车网互动作为新模式新业态,利用充换电设施将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相连,通过组织智能有序充电和双向充放电,可有效发挥新能源汽车作为灵活性储能资源的调节潜力?!缎卸桨浮诽岢鲆┐蟪低ザ缘惴段В诩鄹裾?、市场化机制和应用场景等方面持续探索创新。
三是更加注重普惠性?!缎卸桨浮氛攵跃幼∏ㄗ盐侍猓徊角炕涞缁∩枋┡浣ㄒ?,积极推广“统建统服”建设新模式;针对农村地区充电网络覆盖不足的问题,提出要进一步下沉农村地区充电设施布局,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针对人民群众反映报装接电流程繁琐,要求简化居民充电桩报装申请资料,鼓励探索“一小区一证明”等试点应用,落实“三零”“三省”服务举措。
四是更加注重落地性。为确保“三年倍增”行动落地见效,《行动方案》明确了国家有关部委的相应职责,并对地方主管部门、电网企业、充电运营企业、行业协会和咨询机构等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为保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部署开展“公共充电设施提质升级行动、居住区充电条件优化行动、车网互动规?;τ猛乒阈卸⒐┑缒芰凸┑绶窀纳菩卸?、充电运营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五大行动。
《行动方案》强调,要建设快充为主、慢充为辅、大功率充电为有益补充的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实现城市各类停车场景全面覆盖。开展交流充电设施、服役8 年以上老旧设施、800伏以下电压平台充电设施的更新改造。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重点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规划建设,适时打造具有示范作用的大功率充电应用城市和应用场景。
要加快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更新改造。到2027 年底,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新建改建 4 万个60 千瓦以上“超快结合”充电枪,鼓励建设大功率充电设施。
要补齐农村充电设施建设短板。进一步下沉农村地区充电网络,扩大充电设施覆盖范围,不断加密交通枢纽、客货场站、休闲旅游目的地、产业聚集区等重点场景的充电设施建设。到2027年底,在尚未建设公共充电站的乡镇行政区至少新增1.4 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他地区根据需求进一步扩大建设规模,实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设施全面覆盖。
要提高私人充电设施建设规模。新建居住区要按规定在固定车位全部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既有居住区要因地制宜补充充电设施,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等工作增设充电设施,提升公共充电服务能力和私人车位建桩比例。
要推广居住区“统建统服”模式。研究推广由运营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维”居住区充电设施的“统建统服”模式,实现居住区充电桩“有人建、有人管、可持续”。到 2027 年底,打造 1000 个“统建统服”试点小区。
“三年倍增”行动方案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关键转折点。通过“量的突破”与“质的升级”双轮驱动,不仅将彻底破解“充电焦虑”,更将重塑能源与交通协同发展的新范式。随着2800万个充电设施的落地,中国有望在2027年形成全球最大、最智能的充电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