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作为中交一公局集团萧县凤山总承包项目党支部副书记,结合日常工作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唯有以思想铸魂凝聚共识、以监督赋能提升质效、以作风塑形激发动能,方能锻造出坚不可摧的基层战斗堡垒。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黄晓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头雁”,支部书记的履职能力直接决定着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作为中交一公局集团萧县凤山总承包项目党支部副书记,结合日常工作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唯有以思想铸魂凝聚共识、以监督赋能提升质效、以作风塑形激发动能,方能锻造出坚不可摧的基层战斗堡垒。
思想铸魂,在融合中凝聚共识。理论武装是凝聚共识的“定盘星”,思想引领不是空洞说教,而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我始终坚持当好上级政策精神的“翻译官”,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有效载体,将中交集团“七抓”工程和一公局集团“党建安全环保质量一体化”转化为项目攻坚克难的“施工图”。在项目推进中,我积极打造创新工作室,组织党员技术骨干与青年职工结对,让每位职工在思想碰撞中校准坐标,在理念认同中形成合力。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引领,使项目团队在工程施工和技术攻坚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
监督赋能,在闭环中提升质效。在“党建+安全”监督实践中,我主动亮身份、担责任,推动“党建安全环保质量一体化”落地生根。通过建立“党员安全督导岗”和“隐患排查周报”机制,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每个作业面。在今年夏季防汛期间,党员督导岗成员轮流值班巡查基坑边坡,成功预警并处置3起厂房漏水漏电隐患,确保了项目连续两年零安全事故。这让我更深切体会到“监督就是?;?,严管才是厚爱”的深刻内涵。
作风塑形,在示范中激发动能。党员干部的“存在感”不在办公室的座位上,而在职工群众的心坎里。在40度高温作业时,我带头值守第一班岗;在厂房施工遇到技术难题时,我主动认领最难的课题。这种“跟我上”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职工中形成了“困难面前有党员,党员面前无困难”的生动局面。当看到青年职工自发组成“党员突击队”完成抢险任务时,我更加深刻领悟到:先锋模范作用就是在汗水中泡出真情,在泥水里烙下初心。
站在新征程的起点回望,正是思想铸魂、监督赋能、作风塑形这“三力”筑基,让项目党支部真正成为攻坚克难的“桥头堡”,这既是新时代基层党建的实践启示,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