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近日,中交路建承建的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南锚碇顺利完成锚块第16层混凝土浇筑作业,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入最后冲刺阶段。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李港)近日,中交路建承建的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南锚碇顺利完成锚块第16层混凝土浇筑作业,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入最后冲刺阶段。
张靖皋长江大桥是国家“十四五”期间重点推动建设的过江通道项目,直接连通G40沪陕、G4221沪武两条国家高速路网大通道,贯通苏州张家港市、泰州靖江市和南通如皋市,全长29.8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径桥梁群,创下六项“世界之最”,实现六项“世界首创”。其中,跨江段全长7.9公里,包括两座航道桥,南航道桥为主跨2300米的双塔双跨吊悬索桥,北航道桥为主跨1208米的双塔单跨吊钢箱梁悬索桥。中交路建承建北航道桥南锚碇及南航道桥悬索桥主跨下游侧主缆、吊索以及跨中以北钢箱梁等上部结构的施工,其中北航道桥南锚碇锚块共分18层,累计需浇筑混凝土6.74万立方米,总重达16.2万吨。
在北航道桥南锚碇建设过程中,中交路建项目团队迎难而上,勇于创新,成功攻克了多项施工难题。针对“无缝锚体”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成功推动混凝土配合比采用“双掺”技术,在严格保证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前提下,对掺合料掺量进行了上限适配,有效减少了胶凝材料总用量,降低了水化热,有效避免了裂纹的产生,保证了混凝土耐久性;通过加密表层冷却水管、精准控制入模温度、实施“保温+保湿”综合养护以及应用智能温控系统等关键技术措施,有效杜绝了混凝土温度裂缝并抑制了长期开裂风险;为提升锚体外观质量与耐久性,开展多轮工艺试验,创新应用自研 “工前保护层厚度检测装置”实现了工前合格率100%,自主研发“钢筋骨架反拉工装”,成功解决了分层顶口钢筋易扰动内倾导致?;げ闫蟮奈侍?,使工后合格率提升至99%以上;面对锚固系统数百根预应力管道的多次接长和锚垫板毫米级定位的严峻挑战,运用三维建模精确计算坐标,创新定位工艺,严格执行“坐标定向+双测回”放样,最终将管道中心偏差稳定控制在5毫米以内。这一系列智能化、精细化的施工措施,不仅有力保障了锚体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目标的实现,更树立了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新标杆。
大桥建成后,将对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促进跨江融合发展,建设高水平扬子江城市群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