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3小时400元不限次数电话_寻花楼楼凤兼职论坛,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大学生空降平台

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记忆

中国人,喜欢圆 ——写在农历中秋

发布时间:2025-10-06 07:49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圆盆、圆盘、圆碗……生活中圆形的用品触目可见,只是人们已经习惯,不会一看见它们就浮想联翩。

 

中国人,喜欢圆

——写在农历中秋

胡贵玉

 

 

圆盆、圆盘、圆碗……

生活中圆形的用品触目可见,

只是人们已经习惯,

不会一看见它们就浮想联翩。

 

圆融、圆润、圆满……

这一类词汇只褒不贬,

一念到它们的时候,

脑海就是美好的画面。

 

天上的月亮一个月一圆,

那里寄存着人们的情感,

每次到满月的时候,

就取出来重温一番。

 

月亏月盈,

月亮的形状每天在变;

上弦下弦,

在天上高悬添趣夜晚。

 

游子身上衣,

慈母手中线。

月亮收藏着父母的惦念,

月亮寄托着子女的期盼。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月亮上有中国人的祝福,

月亮上有老百姓的祈愿。 

    

月亮是感情的驿站,

情感在这里收转,

凡是它收到的美言,

都会增值后返还。

 

每年的元宵节、中秋节,

是月亮最温情的时段,

圆圆的元宵、圆圆的月饼,

每年的这两天情满人间。

 

正月十五的元宵,

香甜的滋味不变,

煮熟的元宵从锅里一捞,

温馨的亲情就盛满一碗。

 

八月十五的月饼,

用各种馅料充填,

有月饼在饭桌上一摆,

这才是中秋一顿佳宴。

 

每月一次,

由缺致圆,

只要是没有云层遮掩,

就能够看到圆月高悬。

 

正月十五,一家人围坐一圈,

吃着热元宵谈新年打算;

八月十五,亲朋们聚在一起,

品着香月饼赏满月在天。

 

今晚,一对对情侣——

手臂轻挽,

徜徉,在月下花前——

享受浪漫。

 

今晚,交心的朋友——

相约聚餐,

美酒,尽兴地喝到——

耳热酒酣。

 

《彩云追月》的曲子委婉悠然,

“花好月圆”的祝福吉祥温暖,

中国人喜欢明月当头,

中国人喜欢星光灿烂。

 

多少民间故事与月亮有关,

世世代代接续着流传;

多少诗情画意与月亮关联,

诗人吟诵出不朽诗篇。

 

月月年年,

往复循环,

就这样岁月如梭;

就这样时光似箭。

 

又是一年中秋,

祝福阖家团圆,

我们为正在圆梦的人民放歌,

我们为正在巨变的祖国点赞。

 

(作者系湖北省省直机关退休干部)

 

网评摘编:

 

胡贵玉老师的《中国人,喜欢圆》以中秋为引,将“圆”的意象揉进生活与情感的肌理,字句间满是东方人的浪漫与温情。诗人从日常圆器起笔,过渡到“圆融”“圆满”的精神追求,再以月亮为情感纽带,串联起元宵的温馨、月饼的香甜,以及亲友相聚的欢洽,让“圆”成为亲情、友情与家国情怀的载体。

 

文字没有华丽辞藻,却如月下清辉般质朴动人,既写尽了传统节日的民俗之美,又道出了中国人对团圆的永恒向往。尤其“月亮是感情的驿站”一句,将抽象情感具象化,让读者在诗行中看见自己的生活与心事,唤起强烈共鸣。

 

赞胡贵玉老师《中国人,喜欢圆》

 

桂魄牵情入韵章,笔端圆意满庭芳。

元宵暖透家常语,月饼甜融岁月长。

寄意清辉传惦念,凝情诗行诉衷肠。

中秋又品珠玑句,一片丹心颂国昌。

                                   (李天友)

 

太阳,地球,月球,无一不圆。其中,月球最圆。在晴朗的夜空里,月球最亮,所以人们称之为月亮。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是中秋明,人是故乡亲。月亮,象征爱情、理想、幸福;中秋,更是亲情、团圆、美好的化身。

 

作者的月圆诗,诵扬了月的含义,讴歌了圆的美好,滋润了中秋节的人们幸福美好的心田。(傅祖然)

 

从枣阳646团政治处走出的战友胡贵玉从年青就酷爱读书学习,酷爱文学,酷爱写作。从部队到地方,一步一个脚印,谦诚刻苦,虚心好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今成了有一定名气的诗人。每当我拜读他写的《武汉的春天花如海》、《父亲是我一生的榜样》、《我与地球的对话》、《感恩有您》等等作品时,每次读每次都觉得有新鲜感、成就感。我想这就是诗的力量,诗的感染力。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喜读佳诗武昌府,举杯欢度中秋夜!(孙良庆)

 

这首关于中秋的诗,把“圆”写得入木三分。从锅碗瓢盆的日常圆,到圆融圆满的意涵圆,最终落在月亮与家国的情之圆。元宵裹亲情,月饼盛团圆,连月光都成了情感驿站。文字质朴却滚烫,把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圆”之执念,揉进月色与烟火,读来满是中秋的温软,更见民族心底的期盼。(冯继明)

 

这首诗以“圆”为魂,把生活器物的圆、情感词汇的圆与中秋月色的圆紧紧相连,读来满是烟火气与温情。

 

诗词用元宵的甜、月饼的香、游子的念,把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团圆情结,写的直白又动人。

 

把月亮写成了“感情的驿站”。父母的惦念、子女的期盼、情侣的浪漫、朋友的酣畅,都借着这轮圆月收转、返还。读着“正月十五吃元宵谈打算,八月十五品月饼赏满月”,忽然懂了:中国人的“圆”,从来不是天上那轮月的圆满,而是人间烟火里,一家人、一群人围坐的温暖。(王延芳)

 

时值中秋佳节,喜读贵玉新作!这首诗以“中国人,喜欢圆”为核心主题,借农历中秋这一特殊时刻,深入挖掘中国人对“圆”的喜爱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寄托。从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用品,到“圆融”“圆满”等美好词汇,再到月亮所承载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国家的美好祝愿,层层递进,将个人情感与民族情感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家庭团圆、国家繁荣的深切期盼,情感真挚动人,在阖家团圆之际引起读者的共鸣。

 

诗中运用了众多与“圆”相关的意象,如圆盆、圆盘、圆碗等生活用品,以及月亮、元宵、月饼等具有节日特色的意象。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了温馨、美好、团圆的意境。尤其是对月亮的描写,从月亏月盈到上弦下弦,从游子与慈母的牵挂到情侣的浪漫、朋友的相聚,将月亮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使其成为情感的驿站,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以《七绝•中秋寄情》和之:

 

圆月盈空映宇寰,

情牵游子梦魂间。

佳节共品团圆味,

华夏同歌盛世欢。

          (韩 楷)

12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