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海选经纪人,上海后花园spa水磨,上海社区论坛夜阁花千坊

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管理

良好的城市环境,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以精细化城市管理赋能利川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29 13:01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战略目标,强调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治理。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李军)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更是各类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空间。营商环境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利川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园林城市”“中国凉爽之城”“100个值得打卡的国内小城”。近年来,利川始终将城市环境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命线”,通过打造整洁有序的市容市貌、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和谐宜居的生活空间,构建起营商环境的“硬基础”与“软实力”。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战略目标,强调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治理。利川市城管局深刻践行这一会议精神,从提升城市品质、创新制度供给、升级服务模式、凝聚共治合力四个维度,探索出一条以“小城管”服务“大营商”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让“凉爽利川”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兴业沃土。

 

以“绣花功夫”精织城市颜值,夯实营商硬基础

 

城市品质是营商环境的直观名片。利川市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城市肌理,从“面子”到“里子”全方位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让企业投资有信心、市民生活更舒心。

 

市政设施更新提效能: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实施“道路畅通工程”,疏通卧龙北路、北环西路等4条“瓶颈路”,打通金龙南路、金开北路等2条“断头路”,让物流运输更高效、企业“进门路”更畅通;开展窨井盖专项整治,更换破损设施1000余套,修补路面8000余平方米,从细节处消除安全隐患,筑牢城市“安全网”。

 

生态空间优化增魅力: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目标,构建全域绿地网络,城区已建成52个公园,老城区通过“拆危建厕”“见缝插绿”增设“口袋公园”,让市民“推窗见景”、客商“驻足舒心”。生态优势的彰显,不仅提升了城市宜居度,更成为吸引文旅、康养等产业项目落地的“绿色引力”。

 

洁净秩序双管齐下:推行“深度保洁”模式,通过机械化清洗道路护栏、高压喷雾抑尘等精细化作业,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在严治占道经营、噪声污染的同时,在龙船天街、体育南路等地规范设置便民摊位,既守护城市“烟火气”,又彰显管理“文明范”。主次干道“扫干净、摆整齐、保畅通”的常态,正是利川营商环境硬实力的无声宣言。

 

用“721工作法”重塑服务体系,提升营商软实力

 

营商环境的核心是“人”的体验。利川市城管局深入贯彻住建部倡导的“721工作法”(70%服务、20%管理、10%执法),推动城市管理从“被动执法”向“主动服务”转变,以政务服务的“温度”与“速度”,增强经营主体获得感。

 

柔性执法释放温度:坚持“教育为先、处罚为辅”,对首次轻微违法实行“首违不罚”,2025年免罚案件4件;针对噪声扰民、违规倒渣土等问题,优先采取劝导教育、行政约谈等方式引导整改;渣土运输推行“事前指导+事后监管”模式,这种“先服务、后管理、再执法”的模式,既维护了秩序,又避免“一罚了之”的简单化管理,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100%实现“一网通办”,户外广告设置“一个电话备案”、建筑垃圾准运证“当天申请、当天办结”,企业感慨“效率真高”;通过“城管上门服务”,主动对接重点项目解决施工保障问题,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政务服务效率的提升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加分项”。

 

局长进窗口现场帮办:实行领导干部坐班政务大厅机制,以群众满意度为第一标准,现场接访、督办事项、优化流程,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城管接待事项办结率100%的背后,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扎实成效,更是经营主体信任感的持续增强。

 

借“四下基层”凝聚共治合力,激活营商环境新生态

 

城市治理的活力在于群众的参与。利川市城管局以“城管进社区”为抓手,认真落实“群众首问、干部首责”机制,推动治理力量向一线汇聚,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城管进社区听民意:党员干部深入社区街巷,聚焦公厕配置、停车难、路灯亮化等民生问题,解决群众诉求54项;联网开放停车场186个,提供停车泊位4.6万余个,新增全时停车位825个、潮汐车位1000余个,有效缓解“停车难”,便利商户经营,让企业员工“停车不难”、市民“出行无忧”。

 

群众参与强监督:依托12345、12319热线、网络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监督体系,2025年解决热点问题1500余件;公开征集垃圾堆放线索60余条,处理率100%,形成“人人都是监督员”的共治网,让城市管理更贴近群众需求、更符合发展实际。

 

宣传引导育新风:适时开展“垃圾分类”“文明经营”主题活动,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置“禁噪”宣传栏16块,在幺妹公园、龙船调公园安装噪声分贝检测设备2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育文明风尚,让法治意识与规则意识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隐形基础设施”。

 

以城市之“治”促发展之“兴”,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最终要体现在发展质效的提升上。利川经济开发区循环数字经济产业园万兆园区试点成功入围全国万兆光网试点名单,正是城市环境优化与营商环境改善的生动注脚。

 

从“执法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从“问题整治”到“主动治理”的理念升级,利川市城管局以“绣花针”的巧劲、“721工作法”的柔劲、“四下基层”的实劲,绣出了“平、明、绿、美、净、齐”的城市新图景。整洁有序的城市面貌,不仅提升了居民幸福感,更增强了企业投资信心和游客停留意愿。

 

下一步,利川市将持续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让城市环境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让“凉爽利川”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安居乐业的家园。

 

城市管理如绣花,一针一线关乎发展大局。利川市的实践印证,城市的每一项精细治理,都是营商环境的加分项;每一次主动服务,都是投资信心的催化剂。唯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细化管理破解发展难题,才能让城市更有温度、营商环境更有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75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