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3小时400元不限次数电话_寻花楼楼凤兼职论坛,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大学生空降平台

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管理

河南郑州:专班统筹四维发力,让城市烟火气回归清新

发布时间:2025-08-21 14:26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今年7月以来,在郑州市城市管理工作专班(以下简称专班)统筹部署下,各区县(市)及相关单位闻令而动,进一步加强餐饮业油烟和露天烧烤治理。截至目前累计督促2000余家餐饮单位安装或清洗净化设施,取缔露天烧烤超500处,市民相关投诉量明显下降,城市烟火气正逐步回归清新本色。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王冰 刘杰)煎炒烹炸的烟火气,本是城市活力的生动注脚。然而,无序排放的餐饮油烟与露天烧烤,却成为困扰市民生活、影响空气质量的烦心事。

 

今年7月以来,在郑州市城市管理工作专班(以下简称专班)统筹部署下,各区县(市)及相关单位闻令而动,进一步加强餐饮业油烟和露天烧烤治理。截至目前累计督促2000余家餐饮单位安装或清洗净化设施,取缔露天烧烤超500处,市民相关投诉量明显下降,城市烟火气正逐步回归清新本色。

 

联动攻坚,攥指成拳破难题

 

治理城市顽疾,单打独斗难以奏效。专班部署打破部门壁垒,推动多部门、多层级联动,通过联合巡查、集中执法等方式形成治理合力。

 

中原区将全区划分为4个片区,由执法部门负责人带队,每周组织3次联合执法,重点针对餐饮流动摊贩开展治理,推动问题动态清零。

 

二七区联合市场监管部门、街道办、社区等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重点区域周边流动商贩进行集中整治,同时建立“回头看”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中牟新区推行“城管+中队+属地”联合模式,对内联动专业中队与油烟组,对外协同街道、社区,形成“日常巡查+专项督导”的治理闭环。

 

智慧监管,有的放矢筑防线

 

新技术的应用正为餐饮油烟治理打开“千里眼”,让执法监管靶向性极大提升。专班推动各区县(市)广泛应用智慧管理平台、在线监测技术等,实现对餐饮油烟排放与净化设施运行状态的动态管控和精准执法。

 

高新区部署368台油烟在线监测终端,排放浓度及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实时上传平台。

 

上街区更将全区1183家餐饮单位悉数纳入市级智慧平台,净化设备的安装、使用及清洗等情况均有动态记录。

 

金水区推广“一店一码一台账”模式,督促大中型餐饮场所按时上传清洗记录,市民可扫码查看商户油烟治理情况,让监督透明高效、触手可及。

 

刚柔并济,执法民生可兼顾

 

对餐饮油烟和露天烧烤的治理并非“一罚了之”。专班要求在治理中采取教育引导为主、处罚为辅的方式,针对不同违规情形分类处置,在守住法规底线的同时兼顾民生温度,探索柔性执法新路径。

 

航空港区对露天烧烤实行“一说、二劝、三执法”,初犯者口头督促整改,拒不改正才依法处罚。

 

经开区采用“721”管理模式,首次违规发放提示书,逾期未改发放告诫书,仍不整改的依法立案,目前已发放提示书和告诫书40余份。

 

巩义市对首次违规且情节轻微的单位及个人,以教育指导为主并给予整改期限,同时为流动商贩合理规划便民疏导点,疏堵结合引导规范经营、化解治理矛盾。

 

长效治理,全民参与固根基

 

为巩固治理成效,防止问题反弹,专班鼓励各区县(市)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共治共享。

 

上街区将和昌、乐强、时代广场3处规模较大的夜市纳入党建平台规范化管理,每周必查燃气安全、油烟净化器使用等情况;同时在就餐区域显著位置设置公示牌,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市民监督。

 

惠济区每日17时至22时餐饮高峰期组织执法小队“定点值守+动态巡逻”,建立“排查—劝导—整改—复查”闭环流程,实行“清单化管理+精准执法”,整改效率提升40%。

 

金水区每月开展一轮油烟督导检查,通过智慧平台公示抽检情况,引导市民扫码监督;同时以线下培训等形式,向商户普及油烟治理知识,提升环保意识,推动从“被动整改”向“主动治理”转变。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