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3小时400元不限次数电话_寻花楼楼凤兼职论坛,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大学生空降平台

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管理

河南漯河: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5-08-12 15:46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漯河市于2019年9月正式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近年来,扎实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积极落实完善工作机制、硬件建设、法律制度等多重保障,《漯河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自202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何申)2025年8月11日,在漯河市金色龙湾等多个小区智能分类投放点,居民站在投放点智能操作投放区,投放口打开后进行分类投放;保洁人员及时换上空桶,定时定点将满载的垃圾桶运往转运点暂存;在附近垃圾转运站,清运车辆进行分类、封闭运输;在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可回收物经分拣后进行资源化利用…从前端到中端再到末端,漯河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处理体系正在给市民生活带来潜移默化的改变。

 

居民在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进行分类投放

 

垃圾分类,牵着民生,连着文明。漯河市于2019年9月正式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近年来,扎实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积极落实完善工作机制、硬件建设、法律制度等多重保障,《漯河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自202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市区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驱动力,建立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了各负其责、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运用餐厨收运车做好收运环节

 

“目前,漯河城区已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漯河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持续努力,目前,该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链条闭环式垃圾分类体系。市区垃圾分类已覆盖居民14万余户、小区906个,覆盖率基本实现100%,覆盖区域居民知晓率达到98%以上,参与率达到85%以上。

 

运用生活垃圾分类转运车做好运输环节

 

该市在市区设置分类投放点2203个,其中智能垃圾分类设施62个,非智能垃圾分类箱95个,建立垃圾分类服务站10个,垃圾分类收集点2036个;配置分类垃圾桶6108个,高标准改造垃圾分类收集点500余个。各区在每个智能分类投放点位配备有宣传员和监督员,指导居民按照分类标准正确投放??苫厥瘴铩⒂泻缮罾掷嗥笠凳褂米ㄓ妹鼙粘盗窘蟹掷嘣耸?,餐饮门店、食堂的餐厨垃圾由收运企业集中收运,其他生活垃圾由漯河市环卫服务中心统一收运。有害垃圾由生活垃圾分类企业回收密闭暂存,由有资质的危废处理企业转运处置。可回收物由生活垃圾分类企业分拣后,由资源回收企业回收利用,2024年回收可回收物约22万余吨。

 

市民群众参观焚烧发电项目运行流程

 

漯河市先后建设了三座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餐厨垃圾处理项目。通过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可回收物经分类分拣消毒打包后运往再生资源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于2023年初投入运行,日处理餐厨垃圾50余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2021年10月份建设完成,年处理垃圾量接近55万余吨,2024年实现焚烧发电2.23亿千瓦时。目前,两个项目的实施让中心城区的生活垃圾已实现“变废为宝”。

 

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有序运行

 

垃圾分类是一场全民性的“绿色革命”,要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漯河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积极统筹谋划部署,坚持系统思维,着力规范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和处理环节,健全分类设施设备更新提升,做好宣传引导,让垃圾分类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为提升市民良好生活品质和全市绿色低碳发展赋能助力。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