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鄂州园博园的东大门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远远望去,深远出檐的大屋顶在阳光下勾勒出挺拔的天际线,红黑配色宛若古楚之魂的呼吸,它是现代人笔下的“楚天长卷”,更是鄂州园博园的“门面担当”。
中华建设网讯 鄂州园博园的东大门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远远望去,深远出檐的大屋顶在阳光下勾勒出挺拔的天际线,红黑配色宛若古楚之魂的呼吸,它是现代人笔下的“楚天长卷”,更是鄂州园博园的“门面担当”。
出檐深远 尽显荆楚之势
东大门采用荆楚官式造型,大屋檐层层舒展,既增强了建筑的体量感与视觉冲击力,也将“楚人好大屋檐”的审美延续到现代。
从正面仰望,檐口深邃如眉,立柱高耸如松,比例和谐,呈现出“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的古典美感。
而细腻的格栅与斗拱装饰,又在恢弘中注入一份柔美与婉约,让大门既有气势,也有细节。
在广场的正中央,一枚巨型铜镜纹饰嵌于地面,仿佛为整个入口扣上了一枚古韵悠长的印章。鄂州自古便是“古铜镜之乡”,楚人铸镜技艺闻名于世,这一设计正是对城市文脉的致敬,让每一位来访者“踏入其上,映入楚风”。
楚人的色彩密码
色彩,是荆楚建筑的灵魂。台基米色基调,沉静而包容。深红色格栅与斗拱,“楚红”点缀其中,鲜明而不张扬。屋顶深黑色瓦面,稳重如山,映衬出大门的厚重感。
红、黄、黑三色之间的细致搭配,正是楚文化中“刚柔相济、明暗相生”的绝艳之美。
一轴贯通 迎八方来客
东入口广场采用中轴对称布局,与全园景观主轴线自然衔接,不仅是游客进入园博园的第一道风景,也是一处人流集散与活动空间。
广场中央的旱喷区,在节假日会成为热闹的亲水乐园;铺装的传统纹样,在阳光与灯光下交错成一幅动态的地面画卷。
这里,不仅是入园的起点,也是许多游客第一张打卡照片的背景。
目前,东大门主体施工已基本完成,广场铺装等工作也在紧张推进中。等到鄂州园博园正式开园,它将以恢弘之姿、楚韵之魂迎接八方来客。
东大门不仅是园博园的“脸面”,更是一处荆楚文化的缩影。它把千年建筑智慧,藏进一檐一柱、一榫一卯里,让你从踏入园区的第一步,就与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气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