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近日,教育部公示了全国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典型案例与优质课程名单,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程彩霞团队主持建设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成功入选。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程彩霞)近日,教育部公示了全国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典型案例与优质课程名单,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程彩霞团队主持建设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成功入选。该课程凭借“技术赋能+人才孵化”的双轮驱动模式,成为连接教育链与产业链的重要纽带,充分展现了该校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入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的显著成果。
精准定位 现代建造技术扎根乡村
建筑工程学院精准把握国家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战略机遇,将课程建设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实际需求。
课程团队积极深入县域基层,为多个乡镇的农房改造项目提供专业的装配式建筑技术解决方案,并配套实施人才技术培训。例如,在孝感市天仙城别墅区装配式建筑建设项目中,课程核心内容直接转化为现场施工技术规范,有效缩短了工期,显著降低了综合成本,使现代建造技术切实惠及乡村民生工程。“从图纸到工地,课程内容成了连接技术与乡村建设的桥梁。” 程彩霞介绍,这种 “靶向服务” 为乡村振兴筑牢了技术与人才双基石。
产教融合 工地实训室锻造新工匠
该课程获评国家级优质的“硬实力”,源于其紧密对接产业前沿的深厚根基。学院依托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以本课程为核心载体,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开发??榛⒈曜蓟笛迪钅?,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构建了“工地即课堂、工长即教师”的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与生产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课程内容精准对标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岗位核心技能要求、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以及1+X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通过构建“实境课堂(现场实操)— 虚境课堂(仿真模拟)— 空中课堂(线上教学)— 工地课堂(生产实践)”四维联动的教学场域,深度融合产业链需求。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数字场景构建、生产流程模拟、真实场景实操、实时数据采集分析以及BIM运维管理等智能化手段,实施“教-学-练-评”一体化的智慧教学过程。
该模式成效显著,学生技能水平大幅提升,多次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学院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深化产才融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三链合一”,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适岗人才。
赋能一线 技术星火点亮千村万落
近年来,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与师资优势,面向建筑行业一线技术工人、转岗再就业人员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系统开展装配式建筑技术专项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为该行业输送掌握核心技能的专业人才数百名。培训学员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平均薪资水平提升幅度超过25%。
同时,教师团队长期深入知名建筑企业的生产车间与项目一线,常态化开展“送教入企”和技术帮扶活动,将前沿技术、课程资源和培训服务精准送达生产现场,为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持续动能。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聚焦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战略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持续深化“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融合,着力打造集实用性、针对性、系统性于一体的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新范式,让更多“工地课堂”在乡村开花结果,为乡村振兴注入职教力量!
程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