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千姿百态的城市公园绿地点缀在高楼大厦之间,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也让城市更美丽、更宜居。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谭华 胡贞珍)在湖北省恩施市城区,千姿百态的城市公园绿地点缀在高楼大厦之间,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也让城市更美丽、更宜居。
近日,恩施市女儿会公园,幼儿园老师带着小朋友开展户外活动,很多市民也在此处赏花、健身。
一片绿地,一顶帐篷,公园融入城市,绿地开放共享。趁着晴朗天气,约三五好友,走进公园,亲近大自然,享受美好时光,成为很多市民闲暇时的选择。
清晨,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女儿会公园、亲水走廊带状公园等地,随处可见打太极拳、跳广场舞、慢跑的市民。
傍晚,旗峰坝体育公园,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健身步道、网球场上尽情挥洒汗水。
在黄泥坝社区,一块不足1000平方米的空地经过巧妙设计,成了集廉政文化、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口袋公园”。晨练的老人、嬉戏的孩童、下棋的街坊,让这里充满生机。
绿荫如盖,青草为毯。如今,漫步恩施州城,总能时不时见到市政园林人以土壤为纸、花草为墨,书写生态园林美景。
近年来,为提升城市形象,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恩施市通过新建或改造升级,持续推进公园建设,把“口袋公园”建在市民家门口,扩增城市绿地面积,让绿色充盈城市每个角落。同时,围绕“四季有花、春秋有别、充满生机”理念,秉承人文、亲水、休闲、生态的设计理念,注重市民对于玩乐、健身等方面的生活需求,围绕体育运动、儿童乐园、民族文化、法治建设、公园景观、公益宣传等主题进行园景打造,增加街头绿地小游园,一批主题多样、功能丰富、特色突出的街头公园绿地先后建成并共享开放,让城市处处有园、生活处处有景。
4月28日,恩施市洗爵溪带状公园建设工地,工人们进行河堤修复和花草种植。
近年来,恩施市以“城市微更新”为抓手,通过盘活街头巷尾的边角地、闲置地,建成多个“口袋公园”,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将“民生痛点”变为“幸福亮点”。这些方寸之美惠及州城居民,彰显民生情怀,是恩施市城市治理精细化的生动实践。
“截至目前,州城绿地率达4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4.2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77%。”据恩施市市政园林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新建或改造升级,恩施城区目前累计建成公园69个,其中综合性公园3个、社区公园28个、“口袋公园”6个、街头绿地小游园32个。恩施市红廉文化“口袋公园”和恩施市风雨桥头(东岸)小游园先后被评为全省“最美口袋公园”。
“2025年,恩施市将持续推进城市‘口袋公园’共建共享,拟建2个‘口袋公园’。”恩施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发挥“口袋公园”建设对于拓展公共绿色空间的重要作用,下一步将把“口袋公园”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重点工作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