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近日,武汉市江岸区街头巷尾的一抹“数字风景”引来了不少市民游客的关注——在辖区内近150座城市公厕门前,统一张贴了专属二维码,市民游客只需用手机轻扫,便能化身“公厕监督员”,参与城市公共服务品质提升。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江岸区正式开启公厕管理“全民监督、数据驱动”的智慧化管理新模式。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陈思 冯夏雪)近日,武汉市江岸区街头巷尾的一抹“数字风景”引来了不少市民游客的关注——在辖区内近150座城市公厕门前,统一张贴了专属二维码,市民游客只需用手机轻扫,便能化身“公厕监督员”,参与城市公共服务品质提升。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江岸区正式开启公厕管理“全民监督、数据驱动”的智慧化管理新模式。
在江岸区工农兵路国宾游园公厕门前,市民张先生在如厕后用手机微信扫描了该公厕门前二维码,通过点击市民端的“评价与建议”板块,即可对该公厕的环境卫生、设施完好度等四项指标进行1至5星评分,还可通过“投诉建议”板块,实时反馈设备故障、卫生问题等具体诉求。“接到市民反映问题后,我们承诺在72小时内完成维修整改,并及时向市民反馈处置结果。”江岸区环卫公厕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
“一厕一码”上线后,公厕管理员也须每日通过扫码进入管理端口,记录清扫保洁、消毒杀菌、设施维修等五项日常作业内容,并上传现场照片,实现公厕管理责任到人、过程可溯。依托“智慧环卫管理系统”,片区负责人可通过定位打卡监督日常巡查轨迹,对公厕卫生状况进行动态评分,督促管理员及时整改,确保公厕环境始终保持整洁有序。
当遇上设施突发故障等紧急情况时,厕管员可通过该系统实现“维修上报”,形成“问题发现—工单派发—整改反馈”的闭环管理。维修人员接单后迅速赶赴现场处理,并上传对比照片,管理部门可实时追踪工单进度,科学调配人力物力。数据显示,该模式使问题处置效率较传统流程提升一倍,真正实现“小问题不过夜、大故障不超时”。
“以前遇到公厕问题不知道在哪里提意见,现在扫码反馈后第二天就有所改善,特别方便!”体验过“一厕一码”后,张先生对该系统赞不绝口。
江岸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公厕已实现“一厕一码”全覆盖,未来将基于市民评价大数据,动态优化保洁频次、设施更新等服务标准,力争打造“设施完善、环境舒适、管理精细”的公厕标杆。这一创新实践,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彰显了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温度与精度,为市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