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3小时400元不限次数电话_寻花楼楼凤兼职论坛,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大学生空降平台

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园墅:造园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发布时间:2019-03-13 16:51 来源:

核心摘要:

— 《东南园墅》书评

昆曲有部大戏:《牡丹亭》,取材于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剧作,写的是一个发生在花园里的亦真亦幻的浪漫爱情故事。由古至今,江南苏杭,最爱昆曲?!坝卧熬巍敝械某剩傲汲矫谰澳魏翁?,便赏心乐事谁家院”,不仅道出了杜丽娘因美景虽好无心观赏的懊恼,也泄露了私家园墅风景独好的秘密。此句恰借自谢灵运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遥想古代风流名士,园中饮酒吟诗应是常景。私家园墅,在过去,是园主私人重要的活动地点。现如今,是人们参观游览的好去处。
?
童寯的《东南园墅》,以简明的语言,清晰的思路,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它与西方的园林艺术有何不同。从而,引导我们去观赏古代园林,品味古人留下的艺术瑰宝。书中内容源自英译原稿,文字不多,但含金量极高,字如珠玑。所收录图片,为园墅特写,令园林特色,一目了然。我国的私家园墅以东南最多,而东南园墅中数苏州现存的景观最好。附录有东南诸多著名园墅的简介,实为赏心悦目。
?
童寯,生于一九零零年,是我国学贯中西,通古博今的建筑大师,对东西方建筑理论研究颇有建树。著有《江南园林志》、《造园史纲》,以及《近百年西方建筑》等著作。童先生绘画功底了得,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曾举办过个人画展。后获得公费赴美资格,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系梁思成同窗。因此,《童寯画选》和《童寯素描选》也极为珍贵,值得一看。
?
依童寯论述,园墅既非单一的建筑项目,也绝非花草园木的装饰,而是造园与建筑在艺术上的完美结合,是一种诗性的浪漫情怀所致。造园者唯有文人堪当。摊阅全书,宛若打开一张古典园林的导览图:从园林与风景画师、园林与文人,再到建筑与布局、装修与家具,最终写到叠石、植物配置、东西方比较和沿革,逐一介述。有如此知识渊博的导游,实为纸上游客之幸事。
?
园林如山水画。初探园林者应有颗“画心”。绝妙佳园,必由丹青高手所为。童寯认为,“绘画与园林,一如画师与造园家,二者密切维系?!蔽夜允送跷钗湫汀M跷纳剿梢匀牖?,而他的山水画便可以用来模拟造园了。“绘画造园家”,他当之无愧。观书中所附拙政园、留园的惊鸿一景,实难分辨是风景画还是园林实景。由此看来,风景画家应是好的园林设计师。
?
文人寄情山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最能体现其心情。但若无法远离尘嚣,想闹中取静的话,私家园墅无疑是最佳选择,也是实现文人理念的载体。书中以园林入口为例。提点园墅入口设计均力求低调,意在让访客可以不拘小节,自在如家。此与欧洲园墅的门户大敞,雕金饰银相比,真可谓独显中国文人的气度与匠心。中国园林建筑与布局也不可小觑。园中每处亭台楼阁,皆是尽心揣摩的设计。
?
园林里的花花草草,虽不及植物园里的丰美妖娆,但却与建筑相得益彰。书中举留园一例,此处为花步小筑。但绿植所依附的墙面,特意刷成白色,用来“映印”植物阴影。想来日光伏地,雪白墙壁一片暗影浮动,好似天上流光溢彩的云朵。立于此园中,怎能不心旷神怡?园中的石头也颇具讲究。要知宋徽宗耗时五年,叠山营园,修建了万岁山。怎奈女真入关,奇石尽毁。但既便如此,女真人仍拣选精品,运至中都,装饰皇家花园。石头,确是园中必不可少之物。
?
倘若将中国园林与世界园林相较,突显的不同在于前者“全然摒弃山野丛林之气”。如果说欧洲园林意在追求奢华享受,那么中国园林实显主人之好客与乐于互动。游园林者应深有体会。中国园林,每游一处,均有曲径通幽之感。周遭寂静,宛如自家庭院。

宋代苏舜钦有诗云“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诗人对旅途中的景物尚能如此敏感心动,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何耗资修建沧浪亭了。中国古典园林,确系人文艺术的瑰宝。东南园墅,堪称翘楚。
?
(选自《中华建设》2019年3月刊 作者:夏丽柠)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