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曹亮)2023年以来,湖北宜都市城管执法局践行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聚焦“破冰提能”这一关键,切实把“学思想”作为首位任务贯穿始终,坚持教育管理两手抓、双促进,探索共同缔造城市管理新模式,依托“党建+”推动“四下基层”,引导干部职工持续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积极打造“一线三访三监督,城管为民办实事”的“1+3+3+N”城市管理联动服务平台。
“活”字强能 -- “党建+网格”激活城市管理新效能
依托“一线”(城管服务热线)、“三访”(一线走访、片区随访、党组突访)、“三监督”(群众监督、执法专班监督、督查小组监督),建立群众“点单”、平台(掌上城管、阳光信访等)“派单”、城管干部职工“接单”的“1+3+3+N”城市管理联动服务平台,以共治推动共管,由单线管转变为多面治。
?
一是想做结合亮品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在本职岗位上的模范带头作用,评选表彰“月度标兵”20人、“季度先锋”3人,推荐宜昌市城管委表彰“月度标兵”10人、“季度先锋”2人,积极营造 “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工作氛围。主动与联系社区召开“五方联动”会议,签订共驻共建协议,深入践行“五共”理念,将“共同缔造”理念贯穿于“城市客厅”示范区建设、“飞线整治”“净面美楣”“环卫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全过程,让人民群众从生活点滴中了解城管工作,支持城市管理。
?
二是重点攻坚解难题。对标住建部《城市市容市貌干净整洁有序安全标准(试行)》相关规范,针对城区部分路段店招门楣老旧锈蚀、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净面美楣”行动期间,运行“问题收集、会议研究、会商解决、建账交办、跟踪督办、办结销号”“六闭环机制”,完成门店招牌线上备案98件、现场踏勘180余次,走访沿街单位和商户670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90余条。累计开展“废、旧、危、高”户外广告集中拆除行动20次,累计拆除遗留楼顶广告字16处、大型立面广告牌25块、破损锈蚀店招65块,清除布幅条幅广告285处、清理墙面和橱窗乱贴乱画1100余处。
?
三是长效机制抓监管。实行部门协同联动抓禁违,构建市、乡镇(街道、矿区)、村(社区)、物业小区(湾组)四级巡查防控体系,实现新增违建“动态清零”、存量违建去库存。全年办理宜昌市禁违办交办违建217处、涉违建群众诉求件11件,按时办结率、销号率100%,全市累计拆除违建374处、面积28414.2平方米。2023年,宜都市连续4个季度“防违控违”专项评估成绩位列宜昌市县市排名第一,并在宜昌市城市管理半年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
“实”字攻坚 -- “整治+创新”务实城市管理新举措
?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从点上入手、线上发力、面上拓展,全方位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
一是优化市容监察“四招法”。采取“区域巡查、定点值守、分班把口、突击督查”市容监察方式,对城区23条主次干道全面摸排,拆除各类破损标识标牌44处,清理主次干道两侧私接踏步30余处,监督整改出店经营18210余起、流动摊点10900个、乱堆乱放680余处、广告条幅230余条,劝导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1700余人次,劝离校园周边占道经营、占道促销、车载广播流动宣传等行为310余起,劝导车辆违停行为100余台次,城区市容秩序进一步规范。
?
二是强化渣土运输管理“四流程”。建立“巡查、监管、联动、处罚”渣土运输“四位一体”全流程监管体系,组建执法专班,对建筑垃圾消纳场和渣土运输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大排查,联合属地社区(村)开展偷倒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对城区潜在的监控盲点、征迁区域、闲置地、城乡结合部等点位开展不间断巡查,严厉打击偷倒建筑垃圾违法行为。累计办理普通程序案件8件、简易程序30件,???1493元,办理占道审批96起,责令整改30起。
?
三是完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监督。实行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城管+环保+街道(镇)+多个社会组织的“4+N”一体化垃圾分类工作回评模式,制定社区(村)及物业企业“统筹+配合+个性”的垃圾分类工作责任清单,搭建垃圾分类法治宣传、常识科普、质效评估、收运监督等群众参评平台,按照“分类收、分类运、分类处”的原则,从严抓好垃圾收运监督工作,印发垃圾分类收运通报12期,扣款11400元,进一步压实收运单位日常管理责任。
?
“深”字提质 -- “巡查+联管”深化城市管理新动能
?
城市治理“三分建七分管”。宜都市城管执法局针对城区各区域不同情况,区分老旧小区、城中村、商业综合体和新建小区等不同属性制定“一区域一方案”的城市管理办法。
?
一是织密组织机制。建立“党支部书记+片区巡管负责人+路段城管队员”的三级管理网络,将支部延伸到示范区域内城市管理网格,进一步突出支部党员对一线巡查监管模范带头作用。构建宣传政策在一线、调查研究在一线、群众来访在一线、现场办公在一线的“四在一线”工作模式,及时协调解决市民关注各类城市治理问题。充分运用“掌上城管”平台,完成宜昌市城管委交办件867件,市容秩序13583件,环境卫生3756件,市政设施1588件,园林绿化124件。
?
二是建设共治体系。以名都“城市客厅”示范区为城市治理范例,结合“门前四包”(包卫生、包绿化、包设施、包秩序)商铺自治,将生活垃圾分类、文明养犬、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涵盖至“门前四包”责任范畴,逐户签订《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告知书》,压实商铺自管责任?;圃诵幸岳矗檬痉肚奂魄┒读俳稚唐躺罾ㄊ笔赵烁嬷椤?00余份,开展“商铺代表+住建+城管”“马路办公”37次,入户宣传299户1545次,收集意见建议205条,解决问题67个,城市管理品质明显提升。
?
三是做优暖心服务。推行柔性执法、非接触性执法方式,采取“片区转、转中查、动中看、步巡治”的巡逻方式,运用“机动+固定”和“70%服务+20%管理+10%执法”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调整城区城管执法队伍结构,明确执法人员巡逻路线、时间和频次,及时化解城管执法过程中的矛盾纠纷,做到“事在现场办,难在现场解”。全年累计办结群众来信来访网访等各类诉求件225件,办结率100%,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满意度持续提升。
?
下一步,宜都市城管执法局将持续深化共同缔造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功能,创新举措、创优模式、创建典型,不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宜居宜业、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群众满意”的城市环境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