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殷莉红 朱德)武昌南湖街面积2.67平方公里,有28个小区、3个商业广场,居民7万余人。7条主要道路分布有地铁站2个,分别是7号线瑞安街站、建安街站,其中建安街站客流量在全市地铁站点中一度位列第四。地铁的开通使得共享单车的使用量急剧增加,尤其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间,单车“潮汐”淤积在地铁口,对市民出行造成一定影响。鉴于此,3月份以,南湖街联合共享单车企业,精准施策、科学调度,有效规范南湖地区共享单车停放秩序,更好助力单车企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需求。
?
?
摸清底数 精准施划
?
南湖街公共管理办公室对美团、哈啰、青桔三家公司的共享单车进行了精准摸底调查,调查数据包括在南湖辖区投放单车数量、车辆点击率、地铁口分时新增数量、区域施划停车线长度、可容纳单车数量等基础数据,并一一进行了统计。经统计,除开停放居民自有电瓶车和自行车外,南湖地区用于共享单车停放长度约为400米,可容纳单车数量2000辆左右。在此基础上,街道联系单车企业,了解各公司单车客户每日需求基数,将南湖地区单车停车位施划纳入工作计划,并立即着手组织实施。
?
政企携手 清理存量
?
与此同时,南湖街综合分析研判,“潮汐”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单车数量过多。3月10日,南湖街组织三家共享单车公司负责人召开会议共同商议,结合市民骑行实际需求、高峰期大数据图谱以及道路容纳能力,三家单车公司达成共识:减存量、保用量。三家单车公司立即行动起来启动南湖地区过剩单车转运工作。街道积极主动配合,辅助三家公司开展清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经过一周左右的集中清理,辖区单车数量明显下降,累计转运共享单车6400多辆,地铁口淤积现象明显好转。
?
?
精准调度 服务居民
?
在总数减少的情况下,共享单车如何满足居民需求?这就需要智能管理,科学调度,提升单车使用效率。南湖街公共管理办公室在对高峰期地铁口共享单车分时流入和流出数量进行精确统计和分析之后,并通过单车公司大数据系统了解点位实时车辆数量,对单车需求旺盛的点位进行精准调度,及时将地铁口单车向这些点位转运,满足居民出行需要。南湖街还在辖区寻找合适点位建立共享单车分流“蓄水池”,在地铁口车辆淤积过剩时及时启动“微循环”,将过剩单车转运至“蓄水池”,达到分流效果。
?
长效管理 共治共管
?
为进一步巩固整治效果,南湖街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是充分发挥南湖邻里文化和志愿服务等品牌影响力,在辖区广泛宣传,倡导居民文明使用共享单车;二是广泛发动辖区社会组织、下沉党员、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参与共享单车秩序整治,特别是路面车辆摆放、小区“僵尸”自行车清理等;三是按照单车数量千分之五的比例要求,由共享单车公司聘请第三方人员协助街道维护单车秩序,必要时调运公司车辆协助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