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宁晚报
?
不负韶华、只争朝夕!3月15日,随着西宁综合保税区项目破土动工,标志着西宁对外开放的步伐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
西宁综合保税区项目计划投资10.8亿元,按照“五个中心”的定位,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重点发展新料、藏毯绒纺等五大产业,全力打造出西宁市对外开放的一处新高地。项目建成后,将对我市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出巨大作用。
?
10.8亿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
开工建设的西宁综合保税区,位于西宁市北川工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约0.92平方公里(约1386亩),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查验中心、综合服务大厅、综合办公楼、进出口交易中心、熏蒸场地及市政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供热、信息化平台、围网、卡口、巡场道路、停车场等设施,计划总投资10.8亿元。
?
西宁综合保税区项目建设定位“五个中心”,将全力打造“一带一路”新枢纽,对外开放新高地。一是统筹两个市场,打造加工制造中心。二是推动创新创业,打造研发设计中心。三是推进贸易便利化,打造物流分拨中心。四是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检测维修中心。五是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打造销售服务中心。该项目不仅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还将秉承高原特色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藏毯绒纺、高原动植物精深加工、现代物流、新型服务业等五大产业。目前已初步确定智能电器设备制造、半导体碳化硅材料、精密铜杆加工、牦牛骨分子肽提取、保健品出口加工、电子商务等重点项目入驻保税区。
?
据悉,综合保税区项目建成后将实现进出口额大幅度提升,新增就业人数约3000人。
?
产业极地,拓展贸易发展新空间
?
近年来,西宁以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为抓手,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拓展发展新空间,陆续推出了申建西宁综合保税区、组建西宁市口岸办公室、打通中欧班列运行通道等全面扎实的举措,努力营造了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经济体系。
?
在西宁综合保税区描绘的发展蓝图中,不仅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还将吸引更多数量和类型的企业入驻,在开放层次、政策优惠、产业政策方面享有更多实惠。西宁综合保税区也将依托省会城市、商贸市场繁荣、物流业发达和首位度高等特点,以及我市产业规模集中、用量多、流通集中,国家政策赋予、服务外包等现代新兴服务业等优势及机遇,谋划未来西宁更高开放层次、更多优惠政策、更加优势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为打造西宁国际化和“买全球卖全球”的强劲引擎发挥出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