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3小时400元不限次数电话_寻花楼楼凤兼职论坛,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大学生空降平台

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张掖梁家墩镇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发布时间:2019-11-10 20:31 来源:

核心摘要:梁家墩镇六号村地处甘州区城南郊,全村共6个社364户1226人,耕地1270亩,自90年代初六号村开始发展温室蔬菜,经过多年的经验累积,形成了日光温室+露地高原夏菜的种植格局,是全镇典型的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种植村。目前,全村拥有日光温室94座,钢架大棚52座,占地32亩的蔬菜育苗中心1座,3000吨的果蔬保鲜库和4000平方米的

梁家墩镇六号村地处甘州区城南郊,全村共6个社364户1226人,耕地1270亩,自90年代初六号村开始发展温室蔬菜,经过多年的经验累积,形成了日光温室+露地高原夏菜的种植格局,是全镇典型的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种植村。目前,全村拥有日光温室94座,钢架大棚52座,占地32亩的蔬菜育苗中心1座,3000吨的果蔬保鲜库和4000平方米的地头蔬菜交易市场各一个。
?
近年来,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六号村蔬菜产业依托甘州区红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甘州区吉明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规?;⒆ㄒ祷⒄?,2018年全村蔬菜产量累积达4850吨,实现销售收入382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61元。
?
今年以来,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囊螅糯宓持Р炕煊η?、区政府号召,立足国道227线乡村振兴示范带优势,在全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的基础上,投资新建以20万平方米高标准智能化连体拱棚和连片100座高标准智能化日光温室为建设内容的六号村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项目于2019年3月1日开工建设,至目前已建成12万平方米高标准智能化连体拱棚和152座高标准智能化日光温室。剩余8万平方米高标准智能化连体拱棚建设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预计于2019年12月20日全部竣工并投入种植生产。项目建成后,将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营,由村集体和群众共享设施农业水平提升后的发展效益,预计带动周边10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同时,该项目争取2019年中央三部委扶持甘肃省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50万元,六号村现代农业示范园项运营盈利后,每年将中央专项资金投资收益的20%作为村集体公积金积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
六号村党支部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后建成了六号锦绣家园住宅小区,硬化村主干道路2.9公里,在村主干道路建成绿化带2024米,花坛193个,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栽植金叶榆200株、花灌木400株,架设路灯96盏。完成227线沿路三四社风貌改造及227线六号村段交通大林带建设。集中整治村社风貌和环境卫生,2019年成功创建为区级“清洁村庄”。在民风治理方面,六号村进一步发挥党员、村社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以党风促民风,凝心聚力,营造良好乡风,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六号村党员履职履责积分管理办法》《六号村2019年村社干部目标考核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在模范遵守法律法规村规民约、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维护社会公德、移风易俗等多个方面形成正向引导机制,切实让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有章可循。
?
为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六号村党支部挖掘本村特色优势,依托已有的20多亩天然芦苇草湖面,引进优良鱼苗,改善周边环境,让游客享受高标准的垂钓服务。在现有果园的基础上,引进高产、质优的果树品种,打造休闲采摘果园。通过进一步完善道路建设、绿化、美化、亮化及环卫设施配套等基础设施,全面推进以生态为依托、农业为基础、旅游为引擎、健康为理念、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的六号村田园综合体建设,走出一条立足城郊、服务城市,依托城市、富裕农民的富民之路。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