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3小时400元不限次数电话_寻花楼楼凤兼职论坛,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大学生空降平台

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银川市:出台垃圾分类工作管理考核办法,不达标将问责!

发布时间:2019-09-23 14:41 来源:

核心摘要:近日,由中共银川市委办公室、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共同印发的《银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管理考核办法》(简称《考核办法》)正式实施。从制度层面对辖区政府、市属部门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严格考核,促进银川市垃圾分类向好向快发展。A、党员干部带头推进《考核办法》要求,市辖三区政府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居民小区及党政

近日,由中共银川市委办公室、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共同印发的《银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管理考核办法》(简称《考核办法》)正式实施。从制度层面对辖区政府、市属部门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严格考核,促进银川市垃圾分类向好向快发展。

A、党员干部带头推进

《考核办法》要求,市辖三区政府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居民小区及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年度宣传工作方案,每月安排培训人员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培训工作。

银川市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垃圾分类的推广离不开宣传,要让群众知晓垃圾分类的益处,辖区政府应当利用报纸、电视、微信等自媒体以及辖区内机关单位电子屏、小区宣传栏、工地围挡、单位楼道、电梯视屏、公告栏、入户宣传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持久的宣传。同时,发动志愿者、义工等社会组织,每月组织在人流量密集的场所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志愿宣传活动,开展学校、家庭、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互动实践活动。

垃圾分类的执行和实施要靠制度保障,《考核办法》要求辖区政府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成立生活垃圾分类组织机构,抽调专人负责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考核细则,建立辖区生活垃圾分类数据管理平台,与市级大数据平台有效衔接。

“此次市委办牵头发文,目的就在于将垃圾分类融入基层党建,通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更好地促进这项工作有序开展。”市垃圾分类办负责人说,市辖三区还要制定持续的生活垃圾分类资金保障机制,每月、每季度信息要报送市垃圾分类办,并将垃圾分类纳入日常执法内容。

B、以点带面深入基层

此次实施的《考核办法》对象为市辖三区、市直有关部门,两县一市参照《考核办法》结合实际自行制定。虽然看似考核的是政府部门,实际上,基层考核将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每一位市民都将成为垃圾分类的考核对象。

“通过考核市教育部门和辖区政府,全市学校必须要按照《考核办法》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市垃圾分类办负责人说,辖区要结合实际,组织教育系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实践课程,督促各学校设立垃圾分类专干并建立督导员制度,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市级层面看似考核的是辖区政府和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实际上随时都会对行业相关的公共领域进行抽查,如果不合格将直接扣罚责任主体单位,这样就将全市的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宾馆、公园等公共机构、场所全部纳入考核体系,同时对存在属地管理、行业管理交叉管理的部门,实行双重考核原则,有关部门即要做好本部门垃圾分类工作,同时要做好属地、行业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指导、考核工作。

C、达标有奖励不达标将问责

《考核办法》设置分值为100分,每季度检查考核项目,实行累计扣分制,不符合标准或发现问题处理不及时,均按照《银川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细则》扣减相应分数,创新项目作为加分项列入考核,考核分值在60分以上为达标。市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考核分值为10分,考核分值在6分以上为达标。

2019年及以后,市级财政每年将单独列支年度考核专项经费200万元,对考核优秀的部门进行奖励。对年度考核得分不达标的,将在全市通报批评,并启动问责机制。


来源:银川新闻网??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