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物业管理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同时,物业管理是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延续,是社会治理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和抓手,物业服务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我省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社会有效治理。7月9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扭住物业服务质量这个关键,结合扫黑除恶问题线索,请进来2市6州住
物业管理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同时,物业管理是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延续,是社会治理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和抓手,物业服务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我省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社会有效治理。
7月9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扭住物业服务质量这个关键,结合扫黑除恶问题线索,“请进来”2市6州住房城乡建设(房产)主管部门、省物业协会和24家4级物业服务企业,“面对面”现场检视问题,找准影响我省物业行业发展“病灶”。西宁市、海东市房产主管部门,省物业协会和8家物业服务企业结合行业发展实际,谈问题、找原因、献建言,王发昌厅长与参会人员悉心交流、推心置腹交换意见,让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更走心。
从座谈交流情况分析,4方面“病灶”影响我省物业服务发展质量。一是对物业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亟待提高。长期以来,各方主体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对于物业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理解有偏差,不能从为民服务和社会治理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全局谋划、长远把握。二是物业管理水平整体不高。行业标准不完善,执行不严格,存在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情况。很多物业企业管理混乱,水平低下,造成行业内管理水平良莠不齐,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和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行业内部责任不明确,边界不清晰,政府监管不到位,行业协会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定位不清、协调不畅。集约化、规模大、管理好的企业少,小、弱、散的企业多,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三是物业管理方面乱点乱象十分突出。物业服务企业定位混乱、职责不清,承担管不了、管不好的其他事务,造成与业主委员会或者住户的矛盾激发。物业承接查验执行不到位,致使大量遗留问题带入后期物业管理,造成住户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有的业主委员会畏手畏脚不作为,或者有私心乱作为,擅自干预物业企业经营服务,引发各种物业管理纠纷。物业管理低标准收费、乱收费现象突出,按质收费的机制长期得不到落实。四是安全责任缺失。一些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不符合应急管理部门要求,消防设施不完善,锅炉和配电设备管理不到位,生活水房未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同时,停车难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系统治疗。
针对查找出的“病灶”,王发昌厅长结合各单位意见建议,提出8方面努力方向。一是提高站位。各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巩固和完善物业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科学定位,不断加强物业行业监管,逐步理顺各政府部门的权责关系,协调纠正有关部门违规转嫁责任的做法,增强物业管理的合力。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增强物业服务能力,培育和规范物业市场,减轻物业服务企业负担,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积极推进基本物业管理服务全覆盖,端正社会对物业管理的正确认识,促进行业发展更加规范有序。二是明确目标。各地和各企业要从自身物业管理实际工作出发,准确把握当前物业发展形势,理清发展思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物业管理工作,以“政府放心、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企业发展”为目标,逐步实现物业行业的规范管理和转型升级。三是健全制度。各地要根据国家和省上的物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坚持依法行政,加快立理顺各种关系,建立健全物业管理机制,依法明确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规范各自行为,努力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质价不相符、经营困难的被动局面。物业企业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和物业管理基本制度,始终坚持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四是明晰标准。要推进物业服务标准化工作,修订完善现有的星级服务标准,协调市场监管局将其上升到地方性服务标准,构建青海省物业管理行业标准体系。各物业服务企业除了按照全省的星级服务标准提供服务以外,还要加快制定企业内部的服务细则及内控品质标准,界定服务范围。五是准确定位。各物业服务企业要进一步明确法律地位和市场定位,把做好服务放在首位,注重加强与业主的真诚沟通、与街道社区的常态交流、与主管部门的及时报告,迅速有效地解决小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六是落实责任。省厅要按照国家和省上要求,拟定物业管理政策措施,指导和检查各地开展工作,统筹规划全省物业发展,推进和创新行业管理。各地要通盘谋划,明确责任,建立责任制、问责制、督办制,推动物业管理上新的台阶。物业管理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引导企业规范科学发展。物业企业要不忘服务业主的初心,牢记行业发展的使命,依法依规提供服务。各地区、各企业和行业协会要树牢全省上下“一盘棋”思想,严格落实各自责任,切忌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共同抓好物业管理工作。七是提高素质。加强物业从业人员培训,增强服务技能,强化服务意识教育,夯实服务基础,及时解决业主合理的诉求。要广泛开展示范小区等争先创优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注重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宣传,提高社会认可度,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努力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打造物业服务特色和独立品牌,提升物业行业整体素质。八是创新方法。各地要强化基层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创新,搭建社区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三方良性互动平台,探索推动党的组织和党建工作向物业服务企业有效覆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要做实市(州)、区(县)、街道三级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及时牵头协调解决小区中跨部门、跨领域的问题。建立人民调解员制度,以专业性提升权威性和公信力,将物业管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物业服务企业要克服管理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激烈的考验,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提升智能化的服务水平,培育新的服务增长点,创新服务模式,为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