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水市以小城镇整治为重要抓手,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促使新理念和新技术加快向农村融合渗透,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通过产城融合发展,丽水的乡容村貌发生了美丽蝶变,一幅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美丽城镇画卷呈现在人们眼前。
?
加快培育绿色产业。 在改善环境卫生、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确定“一镇一品”“一乡一品”的发展方向,大力培育绿色产业,把传统农耕经济做大做强,例如,盛产水蜜桃的莲都仙渡乡、以油茶闻名的青田章村乡、培育多肉花卉的景宁标溪乡、以“一块番薯实现乡村振兴”为战略目标的遂昌柘岱口乡等。景宁大漈乡则积极培育山耕产品,创建了特有的高山冷水茭白品牌,全乡种植茭白面积5000余亩,年产量750万公斤,产值3800万元,年人均收入1.8万元,让百姓真正感受到了绿色发展方式带来的红利。
?
优化提升块状产业。 通过“低散乱”块状行业整治提升工作,重点推进小微园、标准厂房建设,抓大促中育小汰劣,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水平。青田主要分布在高湖镇东源镇、船寮镇等地的阀门“低散乱”企业目前已关停63家,整治提升24家,40家兼并重组为24家,新增阀门高新技术企业8家,规上工业企业3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4.8亿元,增长46%,强力带动该县整体阀门产业水平的提升。目前,各地也已培育出一批具有块状产业特色的“微集聚”工业园区,例如缙云新碧街道东拓区块小微产业园、庆元隆宫乡毛竹特色园区、云和木玩滚漆中心等等,既提高了亩均产值和税收,又实现了优势产业的集聚发展。
?
积极发展“互联网+”新模式。 小城镇整治构建了新产业的培育温床,也活化了传统农村居民固化的思维方式,各地利用新技术与新思路,突破传统传统交易模式,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开辟出了一条通向市场的快速通道。缙云舒洪镇依托非遗爽面产业,实施爽面发展“十个一”行动,建立的爽面博物馆开设包括制作工艺、电子商务销售理论等内容的培训班,将实训基地和理论培训相结合,拓宽销售渠道,充分提升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2018年,全镇爽面加工量达8000吨,实现产值1.1亿元、利润3000万元,实现了“小作坊”到“乡愁富民产业”的质的飞跃。(省整治办 推荐 编辑 朱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