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3小时400元不限次数电话_寻花楼楼凤兼职论坛,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大学生空降平台

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五举措”纵深推进“扫黑除恶”

发布时间:2019-04-24 08:54 来源:

核心摘要:为进一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有黑必扫、有恶必除、有乱必治、无乱强基的工作原则,强化组织领导、宣传发动、线索排查,将扫黑除恶工作向纵深推进。一、提高站位,固本强基。 依托每周一学党建活动载体,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学习教育,充分认识扫黑除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用思想武装头

?
为进一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有黑必扫、有恶必除、有乱必治、无乱强基”的工作原则,强化组织领导、宣传发动、线索排查,将扫黑除恶工作向纵深推进。
?
一、提高站位,固本强基。 依托“每周一学”党建活动载体,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学习教育,充分认识“扫黑除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用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时,专门邀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专家讲授综合执法领域黑恶势力犯罪案例,增强对全局干部队员“涉黑涉恶”问题的免疫力。经常性会同驻局治安指导大队民警交流讨论相关疑难问题,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
二、纵深推进,层层部署。 召开局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学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文件,传达中央扫黑除恶第11督导组督导浙江省工作动员会等会议精神,进一步研究部署全市执法系统扫黑除恶工作任务。召集各县(市、区)局(分局)负责人召开全市扫黑除恶专项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将扫黑除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求各单位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更加扎实有效地作风,全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层层发动,与各县(市、区)局签订扫黑除恶责任书和执法队员承诺书,坚决履行“一岗双责”,确保在职人员不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坚决不参与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开展协管员队伍大排查,坚决清退有隐瞒前科劣迹及刺有纹身、烟疤人员,并积极向公安部门或政法机关通报。
?
三、发动攻势,全域宣传。 张贴公告及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重点区域悬挂横幅标语、在LED广告屏播放宣传广告,营造全民知晓、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提高群众对扫黑除恶治乱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截至目前,已走访城中村改造及在建项目290个,走访企业、社团197家,发放“扫黑除恶”公开信9000多份,张贴通告、悬挂标语1600处。全系统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14个,举报信箱14只。
?
四、细化排查,协同反馈。 一是增强对综合执法领域各类“涉黑涉恶”倾向性问题的研判,要求各县(市、区)局(分局)特别加强对违法建设、垃圾(渣土)清运、广告设置、停车收费以及市场外各类经营等领域“涉黑、涉恶、涉乱”的问题关注,强化信息预警。二是认真梳理各类执法、信访案件,做到三个“必查”,即涉及“三改一拆”信访、投诉的举报必查;涉及渣土运输的案件必查;涉及市场经营行为的案件必查。三是充分发挥执法中队点多面广的优势,积极深入商业街区、学校医院周边、城郊结合部、城中村等区域开展网格化巡查,与所在街道(乡镇)及公安部门进行工作对接、双向反馈,及时上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发现的问题线索。
?
五、刚性执法,查纠治乱。 秉承“有黑必扫、有恶必除、有乱必治、无乱强基”的原则,把扫黑除恶工作与文明城市创建紧密结合,全力整治占道经营、乱设广告违规行为和“乱堆放、乱搭建、乱拉线、乱晾晒、乱张贴”等社区环境卫生十大顽疾,高压严管乱搭建行为。目前为止,全市执法系统联合三大通讯运营商共?;怼芭Fぱⅰ焙怕?135个,配合公安部门端除牛皮癣窝点3个,实施刑事强制措施13人、简易处罚500多人,查扣流动箱式LED广告车19辆。(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张婷婷)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