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记者/高华庚
?
在全国成立首家机关作风监督局;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362项,削减率达52.3%;近5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35亿元,新上10亿元以上项目103个;19个园区整合为9个,人员编制压缩30%。
?
“变则通,不变则壅;变则兴,不变则衰;变则生,不变则亡?!蔽ㄓ猩罨母铮拍芮宄缂渤琉?,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整体经济行稳致远,再造城市“新实力”。
?
锦州市自2014年以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拓展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推出一批可操作、见实效的改革举措,形成了一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成果,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向纵深不断推进。
?
率先突破审批桎梏 成就改革亮点
?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注重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节骨眼和要害处发力,实现“一子落”激发“全盘活”的效果。
?
锦州市把加强发展环境建设作为改革的“第一台戏”,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2014年,锦州市开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幕,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近5年来,锦州各类行政权力由原来的4231项减少至1691项,削减率达60%,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362项,削减率达52.3%。锦州市政府网站公开了110项公共服务清单、44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等一系列行政清单。
?
为打造最优发展环境,锦州接续开展了4轮审批“瘦身”行动,精简了8个政府工作部门、29个事业单位,减少65个内设机构,实现“三区合并”“督考合一”。成立的锦州市行政审批局,整合了25个部门承担的171项行政审批事项,建设并投入运行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经验在全省推广。
?
“放管服”改革激活了市场的一池春水。特别是2017年锦州成功举办的锦州籍、江苏和京津冀企业家锦州行系列招商活动,让外地企业家了解了锦州发展环境的优势,也让大项目纷纷落地锦州。2017年,锦州市新引进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8个,引进省外资金到位2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
?
敢破敢立 不断解难题促发展
?
锦州市以消减权力突破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激活了全市的创新细胞,全面深化改革风生水起,多点发力,不断向纵深延伸。
?
2014年起,锦州市加速推进污染减排,用日益严格的环境标准倒逼工业企业提标改造,累计实施528项污染物减排工程、396个结构性减排项目。另外,“两河”治理、海岸带专项整治、南山生态修复等生态工程令锦州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提升。据统计,2017年,锦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5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0.8%,同比增加9天,提高3.6个百分点。
?
锦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探索出了新途径,总结出很多经验。2017年6月13日、14日,锦州市分别召开滨海新区、高新区两个先导区体制机制改革动员大会?;岷?,滨海新区管委会部门由原来的25个压缩为13个,彻底解决了各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权责脱节问题。高新区对原有29个两委机关部门进行科学整合,设立“园区管委会+公司”模式,19个产业园区整合为9个,人员编制压缩30%。
?
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令锦州创新驱动成果丰硕。松山高新区晋升为国家高新区,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落户锦州,高新技术企业增至94家,成立院士工作站6个,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32.1%。锦懋光伏500MW太阳能组件、德瑞克汽车配件、天工半导体大尺寸硅片、神工半导体三期等一批特色新兴产业项目已开工建设或投产达效。锦州钛业等3家企业获得首届市长质量奖,实现了飞速增长。
?
开拓创新放红利 提升群众获得感
?
近5年来,锦州强力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群众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7个县(市)区通过“义教均衡”国家认定,完成346所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7所,普惠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达65%,完成锦州中学整体搬迁,办学条件彻底改善。
?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大疾病补偿制度全面实施,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公立医院全部实现网上药品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创建分级诊疗新模式,组建了7个医联体,初步建立起“一局一中心”医疗保障管理体制,“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累计实名制就业24.4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6%以内,新建人力资源市场投入使用。社会救助标准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建成市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环境?;ず徒ㄉ?年行动计划。拆除燃煤小锅炉212台,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8109辆,秸秆焚烧得到有效遏制。小凌河城区段河道防渗工程、女儿河南岸生态修复工程如期完工,锦州呈现出城水相依、水清岸绿的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