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就业服务平台。在全市10个县城集中安置点和乡镇小型安置点建立党组织体系,建立112个就业服务网点、126个就业扶贫劳动分公司(劳务合作社),共安排447名工作人员驻点开展劳务输出、职业培训、信息采集、岗位推荐、政策咨询、就业创业指导、劳动维权等精细化服务。
?
二是注重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就业能力。根据搬迁劳动力就业意愿和市场用工需求,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感恩教育培训,着力提升搬迁劳动力就业能力,引导搬迁劳动力感党恩、增动力。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搬迁劳动力培训26381人,促进就业16981人,初次就业创业率64.37%,实现已搬迁劳动力培训全覆盖。
?
三是提升服务质量,全力拓宽就业渠道。采取推荐岗位就业、建立扶贫车间、有组织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全力促进搬迁劳动力就业。截至目前,全市推荐岗位11.15万个,促进5.92万名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有组织劳务输出271人,就业扶贫公益专岗安置3860人;建立就业扶贫车间32个,吸纳962名搬迁劳动力就地就业,搬迁劳动力家庭均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毕节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