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永康市以“四个平台”为中枢,以“路长制”为抓手,实行“一周两巡两行动”,每天一小整、每周一大整,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工作落实在“路”上,不断巩固达标镇的整治成果。
?
街(路)长、网格长制度化巡督,即查即记推动长效管理。 坚持街(路)长、网格长制和每周三巡查制度。因时制宜,把街(路)长、网格长督查长效管理的主战场,从办公室、会议桌搬到路上、街头、群众之中;深化管理,把责任范围从主次干道、主要街道延伸到背街小巷;压实责任,把主要领导担任街(路)长扩大到“两代表一委员”, 古山、龙山、芝英、舟山、象珠、花街等六个达标镇街(路)长从原来的45人增加到117人。坚持街(路)长每次巡街记录问题,能现场处理的即时处理,不能马上处理的问题,转入“四个平台”建单销号,限期定岗定责定人认领,跟踪考评落实成效,有效推动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
?
综合执法常态化巡查,即查即改促进长效管理。 坚持每周一、三综合执法巡查,实行“门前五包”、错时上班、夜间蹲守和群众举报等制度,主动下沉执法力量到街道,结合群治群防和“雪亮工程”,即时查处现场发现的问题和“四个平台”下单销号问题,全地域、全时域促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长效管理。
?
集中行动经常化落实,周五大整落实长效管理。 强化部门联动协作,调动社会监督力量,把每天小整不能处理的问题集中起来,通过“四个平台”枢纽作用,再集中公安、执法、镇村、通讯部门等力量,分片分区分组落实整改任务,古山、龙山、舟山等镇主次干道、主要街道和背街小巷都达到了良好的“保鲜” 效果。
?
倡导行动全员化实施,全面巩固提升长效管理。 不断加强宣传引导,以“20%撬动80%”的理念,开展“畅行站”、 “便民站”和“文明小屋”等活动,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通过微信群、QQ群广泛发动机关单位、党员、学校、志愿者行动起来,在细、小、实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理念进村入户、入脑入心,做文明人、行文明事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为构建文明城镇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实现全面巩固提升小城镇整治成果管理长长久久。(省整治办 推荐 编辑 朱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