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近年来,在住建部统筹指导下,湖北省住建厅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聚焦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证照管理核心环节,通过技术赋能、机制创新、服务升级,构建起全链条数智化人员证照管理体系,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质动能。
2025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级期刊刊登“数智赋能全链 构建闭环防控机制——湖北持续推进安管特种作业人员证照管理模式创新”一文,全文如下:
中华建设网讯(特邀通讯员 曹天书 张巍 彭慧) 近年来,在住建部统筹指导下,湖北省住建厅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聚焦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证照管理核心环节,通过技术赋能、机制创新、服务升级,构建起全链条数智化人员证照管理体系,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质动能。
一、构建体系,筑牢证书管理根基
(一)革新智慧考务,严把准入关口。采用“人脸识别+身份证核验+动态抓拍”多重认证机制,通过手机定位与活体检测算法,实时比对人员照片等信息,构建起“考前身份核验—考中动态监测—考后数据留存”的闭环防控机制,杜绝“代考”“替考”等违规取证行为,切实维护考核公信力。
(二)优化业务流程,保障合法权益。创新“三方确认”证照流转机制,构建“企业申报—持证人确认—主管部门审核”的数字化管理闭环。在证书变更、延期等高频事项中全面推行人脸识别认证,建立“扫脸确认+电子签名”双重授权体系。特别针对人员异动场景,实行“现企业申请—原企业确认—持证人确认”三方协同机制,实现证照流转全流程可追溯、可查验。
(三)探索动态监管,强化持证上岗。宜昌试点从业人员安全信用积分体系,创新年度“12分制”动态赋码管理,对无证上岗、违章指挥等违规行为实施清单化扣分,对隐患举报、应急处突等正向行为给予积分奖励。配套“三色码”分级管控,与施工现场实名制通道深度融合,实现“绿码畅行、黄码限行、红码禁入”的智能化管控,推动持证上岗率提升至90%以上。
二、创新服务,释放数智治理效能
(一)权益保障提质,构建和谐生态。建立“持证人确认”机制,在证书申领、变更、继续教育等业务节点设置人脸识别校验环节。系统上线以来,涉及证书盗用等纠纷下降90%,因信息不对称产生“个人不知情”投诉件几乎清零,企业用工行为进一步规范。
(二)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迭代升级人员证照办件进度管理???,实现业务全流程可视化追踪。用户通过“楚质安”小程序可实时查询办理进度,获取环节帮助,方便电话指导,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平均办结时间缩短32%,获得服务对象一致好评。
(三)电子证照互通,便利查验使用。构建“一网通办”人员证照数字服务体系,证书数据全量对接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率先推行安管特种作业人员电子证书管理模式,方便证书在线打印、一网核验,有效防范虚假证书的伪造网站验证。
三、数智驱动,彰显示范引领价值
(一)责任意识显著增强。个人刷脸认证机制上线以来,月均访问量突破100万人次,持证人参与证照管理主动性提升87%。通过“刷脸认证我的证照”功能设计,让持证人参与到具体业务事项中,明确持证人对证照使用全流程的合规性承诺,压实“谁持证、谁负责”的主体责任。
(二)协同治理成效凸显。打通特种作业人员考核系统、实名制平台、注册建造师系统、起重设备一体化系统数据壁垒,构建“人—证—岗—企”四维关联模型。通过系统数据比对,累计发现安管人员B证与注册建造师企业信息不一致预警12批次,起重机械操作区域无有效打卡记录预警20余次,均即时整改闭环,实现预警与监管的高效联动。
(三)行业生态持续优化。强化人员证照现场和市场联动,有序推进安管特种作业人员从业库建设,汇聚学习培训、考核取证、从业轨迹、动态评分等全过程信息,形成“一人一档”全景画像,为个人就业、企业用工提供精准就业匹配服务。以人文关怀的温度传递行业温情,让安管特种作业人员真切感受到职业归属感与价值认同感。
湖北省住建厅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数智为用”理念,持续完善“智能监管+精准服务+生态构建”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创新建筑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新模式,严把施工安全生产准入关,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湖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