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阎秋)? ? 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加强指导和总结评估,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
?
?
据了解,我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面临着技术创新、资源环境、债务风险等多方面的挑战。比如,城市化进程加速带来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如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海平面上升等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新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加快,如何跟上技术创新的步伐并有效应用是面临的难题;城投企业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主体,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以信息平台建设为牵引,以智能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智慧应用场景为依托,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
?
提出,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
?
为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承受适应能力强、恢复速度快的韧性城市,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意见》明确了“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发展智慧住区、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开展数字家庭建设、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搭建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强化科技引领和人才培养、创新体制机制、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等11项重点任务。
?
在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方面,《意见》要求,深入开展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建立设施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设,新建市政基础设施的物联设备应与主体设备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老旧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应区分重点、统筹推进。建立涵盖管线类别齐全、基础数据准确、数据共享安全、数据价值发挥充分的地下管网“一张图”体系,打造地下管网规划、建设、运维、管理全流程的基础数据平台。
?
在发展智慧住区方面,《意见》要求,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强化对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住区消防车通道、安全疏散体系等隐患防治。
?
在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方面,《意见》要求,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房屋建筑信息动态更新机制,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面、功能完备、信息准确的城市房屋建筑综合管理平台。健全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消除机制。
?
在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方面,《意见》要求,培育智能建造产业集群,打造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深化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大力发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和智能施工,加快构建数字设计基础平台和集成系统。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强化信息技术与建筑施工管理深度融合。
?
在搭建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方面,《意见》要求,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网统管”。完善城市运行管理工作机制??钩鞘性诵泄芾矸癯L酆掀兰邸?/div>
?
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意见》要求,探索建立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运作机制和商业模式。推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鼓励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增加中长期信贷投放,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探索建立支撑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数据共享、交换、协作和开放模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