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3小时400元不限次数电话_寻花楼楼凤兼职论坛,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大学生空降平台

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向美而行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全力建设和美乡村

发布时间:2024-10-18 16:23 来源:甘肃日报

核心摘要:农家小院窗明几净,多姿村庄别具一格,特色产业蒸蒸日上,“村”游模式丰富多彩,处处洋溢着现代化气息……近年来,平凉市崆峒区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广袤乡村正从“一片美”向“片片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转变。

农家小院窗明几净,多姿村庄别具一格,特色产业蒸蒸日上,“村”游模式丰富多彩,处处洋溢着现代化气息……近年来,平凉市崆峒区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广袤乡村正从“一片美”向“片片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转变。

今年,崆峒区紧扣“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的目标,聚焦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围绕村庄美、产业兴、治理好、乡风和、百姓富、集体强的创建内容,集中建设了一批具有崆峒特色的和美乡村,构建了“山水崆峒·和美乡村”建设新格局。

“一片美”向“片片美”提速

一条溪水、两棵古树、三岔路口。

崆峒镇西沟村,白墙红瓦铺屋顶,邻水相依满庭芳。微风过处,清香扑鼻,偶有行人坐于凉亭下小憩,俨然一幅古韵古村的画卷。

曾几何时,这里是出了名的“难肠村”。如今,却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耙郧白呓謇铮颐趴诘酱Χ逊挪癫?、土堆、粪堆,村容村貌杂乱不堪。通过各方力量参与乡村治理,推进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如今柴草堆变成了小花园,村容村貌整洁美丽,群众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贝迕竦跃钙鸫遄谋浠鹆舜竽粗?。

去年9月,寨河乡上滩村村民李凤莲全家搬到了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鞍仓玫愕缆啡加不耍詈芊奖?,学校离得也不远?!笨醋趴沓ǖ脑郝?,房前屋后花团锦簇,李凤莲很是满意。

崆峒镇鸭儿沟村如今也变了模样,村道通畅、屋舍整齐、沟渠清澈,颇有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风光。村民李军说道:“路平了、灯亮了、环境变美了,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贝謇锘肪澈昧耍迕窀墒麓匆档木⒍沧懔?。

今年,崆峒区接续实施“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硬化村组道路60公里,更换供水管网260公里,提升改造入户设施1941户,实施农房抗震设防改造62户,完成了95个自然村宽带提升改造和20个智慧乡村建设;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建成卫生户厕761座,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万吨、村内水塘343口、村内沟渠3350公里、村内淤泥1851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6390吨。

从“外在美”向“内涵美”提升

潘鸿波是花所镇寺沟村志愿服务队成员,他们常常以歌舞的形式为周边群众讲政策、传新风、话发展。

他说:“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也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农闲时间,村里经常举办‘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和各种文艺活动,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了?!?br />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崆峒区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乡风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村规民约、乡贤能人引导约束,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抵制高价彩礼、厚葬薄养、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引导形成崇德向善的乡村良好氛围。

从崆峒区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目前,该区举办婚嫁文化节、集体婚礼、青年婚恋交友联谊、“争做文明有礼崆峒人”等各类主题活动1000多场次,开展移风易俗集中宣讲300多场次,举办和美乡村“绣”崆峒、“村BA”篮球大赛,组织“端午诗会·中国风秀”“盛世共明月·真情暖中秋”“我们的节日”等文明实践活动200多场次。

和美乡村既要有让村民“身有所栖”的白墙黛瓦,更要构筑起村民“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如今,随手泼污水、随意丢垃圾的现象少了,爱护环境卫生的氛围浓了;“红白事”大操大办的少了,勤俭节约的风气浓了;邻里互生嫌隙的少了,互帮互助的人多了……文明新风尚已经浸润群众生活。

从“环境美”向“生活美”提质

周末,夜幕缓缓垂下,山脊上的牛羊隐成一道模糊的剪影,烧烤架和火锅及时续上了温度。市民马丹与三五好友驱车到麻武乡月明村的雾漫庄园露营。

安国镇土桥村的崔锦玲和同村姐妹进蔬菜大棚打工不再需要“舍近求远”?!跋衷诖蚬ぁ徽梗ㄉ欤┙拧偷搅?!只要人勤快,大棚里头一年四季有收入,家也顾了,钱也挣了?!?br />
峡门乡二沟村种植户张妙玲从自家桃树上摘下一颗色泽鲜艳的果子,轻咬一口,果汁四溢,对着直播间喜气洋洋地展示:“我家桃果肉细嫩多汁、口感香甜清脆,网上下单,包邮……”

二沟村对“桃产业”进行延链补链,谋划产业型增收项目,打造了“河豚居·慢生活栖息地”农旅基地,培育露营烧烤、游乐场、周末演唱会等新业态。截至目前,像二沟村这样激活文旅发展新业态的乡村在该区已有19个,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有4个,全区乡村旅游创收达4.28亿元。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近年来,崆峒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文旅融合、农旅互促”的乡村文旅新业态,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打造农文旅基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让村域产业特色鲜明,带动当地劳动力务工就业。

“我们建设和美乡村,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守护乡愁乡韵的基础上,增加功能、发展产业、恢复人气?!贬轻记┮蹬┐寰钟泄馗涸鹑怂?。

令人艳羡的生态、美丽宜人的环境、干净整洁的庭院、文明和谐的风尚……崆峒区广袤农村大地现在的光景和过去已是截然不同,一幅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朱婷婷)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