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细微处下功夫,石鼓社区还推进石鼓河碧道品质提升,积极培育社区“一河两岸”景观带,并通过推进慢行系统升级改造,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李观达提道:“依托石鼓河,我们规划建设了近2万平方米的石鼓社区‘后花园’,种植桂花、樟树等乡土树种,这里已成为村民休闲散步的好地方?!?/div>
绿化之风不只拂过城中村,在银瓶山下的客家传统村落南面村,绿化增量正悄然提升村居环境的颜值和价值。跟随南面村党总支部委员林嘉辉的脚步,记者看到志愿者们于今年1月植下的百株桃金娘、茶梅树等苗木已然茁壮成长?!拔颐嵌啻巫橹猜袒ぢ袒疃?。截至4月初,南面村已种植560棵各类树种,今年将完成省典型示范村新增1000棵苗木的工作目标?!绷旨位运怠?/div>
南面村有大面积连片绿化覆盖,“靠山吃山”,就更加留意散落于村内的绿化死角,将黄土裸露、荒地闲置、枯藤败叶等纳入农房风貌改造提升以及美丽庭院建设工作,推进“五边”“四旁”绿化的同时,因地制宜设计街头小景、绿化小品,以雅静庭院“小绿”带动镇容村貌“大绿”。
林嘉辉还向记者介绍,接下来,南面村将拼好工会主题公园、文化步道与网格公园等绿色拼图,提升绿化增量的整体格调。
全民齐植绿
广东绿美乡村尽显风华
作为广东全域绿美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绿化成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重要发力点之一。近年来,全省各地积极推动乡村绿化,因地制宜跑出绿美乡村建设加速度。
如何掀起全民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热潮?云浮的答案是创新机制和发展绿色富民产业。以云城区为例,云城区委常委陈达良介绍,全区通过义务植树、捐资捐苗、认种认养以及在房前屋后开展绿化活动等方式,调动外出乡贤、企业商会和村民群众等力量,广泛参与绿化行动;创新举办乡贤座谈会、乡村绿化“一元捐”等活动,形成“共同缔造”新屋村、滑石村等市级乡村绿化观摩示范点。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县镇村绿化攻坚、打造大金山绿美生态综合示范点和富丰山地公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油茶、南药、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培育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新业态,壮大绿色经济,强化森林资源?;す芾?,提升林业综合效益?!背麓锪急硎?。
而在城镇化率达到100%的东莞,同一片乡村土地上,集中了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空间、厂房林立的生产空间和以绿地、公园为主的生态空间。城市功能延伸和乡村底蕴传承有机融合,离不开与东莞对乡村绿化的精心规划。
东莞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徐正球介绍:“以往,东莞一些村落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划分不是很清晰。在乡村绿化中,我们要求各镇街因地施策,合理规划布局绿化空间,在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拆违建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等形式为村庄添绿,让空间分界越来越清晰,让乡村人居环境越来越优美?!?/div>
此外,东莞还创新工作切入点,如横沥镇打造“花卉银行”试点,通过设置虚拟“花币”,吸引村民兑换种植花苗3000多株;省典型村塘厦镇凤凰岗社区示范开展“一户一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种下凤凰木、宫粉紫荆和大叶紫薇合计335株。
随着群众对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关注度、参与度越来越高,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绿美乡村正在广东大地上尽显风华。今年以来,广东各地采取多种创新方式来开展乡村绿化工作,如动员宣传、党建引领、建章立制、带头捐资等,构建起全民参与、多元投入的绿色发展新模式,共同绘制出一幅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乡村新画卷。
2024年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广东全力推进县镇村绿化工作的行动之年。接下来,广东将通过打造一批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带,以典型县、典型镇、典型村为核心,辐射全省城乡,着力提升绿色品质、扩展绿色空间、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兴盛绿色文化,构建推窗见绿、四时常绿、处处皆绿的美丽家园,持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