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那时候有380多平方米的自建出租屋,一年好几万块钱的租金,拆了就都没了?!苯鹦慊苍欢任?可是她更想摘掉“黑臭河”居民的帽子。“镇村干部一次次做动员,老百姓抱怨他们也都忍着。我就想,总归要有一个人起头的,而且我又是党员,所以就带头同意了,再帮忙说服其他人?!?/div>
挖起河底淤泥,冲走一港死水,农房立面改造,河畔绿意重生……3年过去,金秀华作为“户主”代表,全力支持政府工程推进,积极建言献策。2019年春,当她作为“党员河道长”,站在新泾港粉墙黛瓦的老宅旁,忍不住激动万分?!跋衷诙嗥涟?我们家隔壁就是文化庭院。大家都喜欢聚到这里看书、喝茶?!?/div>
?
如今,新泾港沿岸的老宅还搞起了“窑文化”主题民宿,金秀华作为“党员河道长”,只要看到游客往河里扔东西就会主动上前阻止。“现在很多地方的人都到我们新泾港来参观,大家觉得可骄傲了。去河对面的农业生态园采水果,再到民宿吃个农家菜,正好!”
?
?
▲2016年4月百日攻坚时的“草帽”干部。
?
? ? ? ? 一群“草帽”干部的诞生
?
在金秀华等许多干窑镇居民的手机里,都保留着几张“特别”的照片。照片背景是新泾港改造工地现场,照片中立着一群头戴草帽、挂着汗巾、皮肤黝黑的“汉子”和“女汉子”,他们是来自嘉兴市、嘉善县、干窑镇和沿线各村的基层干部。
?
“发扬攻坚精神,锻造干窑铁军?!毙裸壑卫?年,这句话不仅贴在了每一个攻坚克难的现场,也刻在了每位干部心中。
?
干窑镇党委书记陆剑峰至今记得最初承受的巨大压力。嘉兴市委指导组进驻干窑的第一天,一句话就把陆剑峰问得抬不起头:“京砖生产有几百年的历史,把人家那装饰得漂漂亮亮,却把我们自己这里弄得乱七八糟,这算什么呢?”
?
痛定思痛,干窑之“问”催生了干窑之“干”。陆剑峰说,2016年夏,干窑全面打响了以环境整治为主题的“百日攻坚战”。不到100天,实现了河道周边14家“低散弱”企业和30多户违建农房的拆除,腾退土地126亩,完成了新泾港摘帽、提升、示范三级跳。
?
“我总算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什么感觉了。”干窑镇干窑村党委副书记金志明说,“百日攻坚战”期间,正逢大暑,大家都是“白+黑”,“5+2”,父亲住院孩子发烧都顾不上,不知道每天要流多少汗,习惯了在会议室里啃面包。
?
拆迁过程中,百姓抱怨,干部受气都是家常便饭。金志明回忆,姜家浜整村搬迁过程中,虽然所有村民都已签约,但因为宅基地分配没有到位,村民无法立即异地建新房,加上前后造价有区别,让不少人产生了怨言。金志明频繁带着基层干部走村入户,诚恳听取意见,最终得到了村民们的理解。
?
干窑镇干窑村党委书记宋大夫说,新泾港整治是一项特别“接地气”的工作,大家都得到了实战锻炼。如何让基层工作高效而民主,怎么样把政府决策和老百姓切身利益挂钩。
?
“100天解决了好几十年没能解决的问题?!彼未蠓蛩?干部们很有成就感,“所以现在干窑的干部状态都很积极,把每一项工作的推进,都当作新泾港百日攻坚的样子来做?!?/div>
?
“现在回头看,我们拆掉的破烂背后,正是‘落后的生产力’和‘群众的不满意’。”嘉兴市委副书记孙贤龙说,“2016年4月27日,我来看工程进度,桥上一位群众说,这里的水治好了,我们那边的河水没有这样好,拉着我们去看,也希望能治得跟新泾港一样好。这是经济发展以后,群众对生活质量、环境质量的期盼,我们做父母官的,一定不能辜负。”
?
▲乡镇干部走村入户召开“户长会议”听取群众治理意见。
?
? ? ? ?一座示范镇的奋斗梦想
?
作为分管国土的干窑镇副镇长,戴玉宇每天一大早的“规定动作”,就是到各个镇村项目点去踏看现场、督促进度。她如今最喜欢走的一条行车路线,就是新泾港大道。
?
“新泾港碧绿的河水穿过城镇中心,北面是生态公园,东面是双创中心,西面是现代精品农业旅游区……”戴玉宇说,通过新泾港河道整治,撬动了整个干窑镇的美丽乡村建设,打出的“转型升级组合拳”掷地有声。曾经一路上看到的破烂农房、破旧工厂、垃圾污水滩,好像一场“噩梦”烟消云散。
?
然而,只有真正经历过这3年巨变的干窑人,才知道这场“噩梦”的消散多么不容易。从苦干、实干、巧干中累积起来的,是干窑人的改革奋斗梦想。
?
“必须坚持系统推进,坚持干群合力,坚持乡土特色,坚持永续发展……”嘉兴市委政研室、嘉善县委办公室联合调研组所做的报告——《嘉善县新泾港三年巨变的实践与思考》中这样写道。
?
“新泾港整治过程中,取消了原来按照大城市设计理念提出的造价600多万元的方案,最后利用了乡土材料、农村田园景观,实际花费不到80万元。新泾港低成本环境整治带动周边土地增值3倍的实例充分证明,‘记得住乡愁’不与投入成正比,适度的投入,才能使越来越多的村庄成为绿色生态富民家园,形成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良性循环?!奔涡耸形惺腋敝魅闻ピ轮账怠?/div>
?
2019年的植树节,来自长三角的多位乡村治理专家汇聚干窑镇,在绿茵与果香包围的现代化农业大棚内就未来的乡村治理展开研讨?!翱山杓毡?、中国台湾等地小城镇建设的实践经验,以点带面、因势利导”“创新传承干窑的瓦砖工艺,发展优势特色,这就很好”“不要做摆出来的盆景园艺,要做顺其自然的风景生态”……
?
有意思的是,除了基层干部们听得认真,不少本土企业老板、甚至普通老百姓也爱上了这些“接地气”的专家问策会。
?
“我特别喜欢‘从文化到文明’这句话?!闭憬Π锛揖吖煞萦邢薰径鲁?、新泾港腾退企业业主陈建明说,“我们都希望家乡能更好,也希望能为家乡多做点事。现在,我总是通过微信,把新泾港美丽的环境照片发给美国的客户,邀请他们来吃农家菜?!?/div>
?
陈建明说,现在,越来越多生长在干窑、发家在干窑的企业主,不再拘泥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眼前利益,而是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为了更美丽的家园和子孙后代的福祉。
?
正如干窑人在原创歌曲《新泾港之恋》中所唱诵的那样,“满满的爱,深深的情,唱给新泾港。清清小河,层层新房,见证我们幸福的梦想……”(俞菀)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