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4月27日,漯河市临颍县台陈镇双楼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全国10个省份的60余名村支部书记代表,前来观摩该村“未来乡村百村联盟”计划和爱心食堂运作情况。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闫辉立)4月27日,漯河市临颍县台陈镇双楼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全国10个省份的60余名村支部书记代表,前来观摩该村“未来乡村百村联盟”计划和爱心食堂运作情况。
双楼村地处中原,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种植村,没有地域特色特产,没有任何经济产业,集体年收入不过万。2024年,该村在上级和广大村民的支持下,依托村民闲置空房和乡贤捐资建起了一个漯河市首个爱心食堂,有效解决了村里60余位7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的吃饭难题。自此,该村在外务工的儿女不再担心老人的吃饭和安全问题。
2025年,漯河市城管局委派张振伟到该村派驻,张振伟任该村第一书记来,以党建为统领,狠抓基层党支部建设,带领村党员务实进取,紧扣“四高四争先”目标,深入推进“五基四化”,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并着重关心该爱心食堂的良性运转,目前食堂良性运行,深得村民和群众的喜爱和好评。不但让村民能共享乡风文明创建成果,还传承发扬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食堂也成了村里的新“社交会所”。
良好的村风民貌,也给村里带来了新变化:村里想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并招商引资,1500多亩土地一周内顺利流转完成,交由村集体负责租赁给专业种植合作社,村民分红同时还能在合作社打工赚取收入,也为村集体带来了收入;村里要搞人居环境治理,村民代表大会表决,28座荒宅残垣断壁顺利推平变成菜园果园。张振伟通过与河南省社科院结合,引导推动双楼村加入“未来乡村百村联盟”计划,并把双楼村纳入河南省社科院国际交流中心的研学观摩点。
活动中,河南省社科院国际交流中心带领60位村支部书记参观了双楼村土地流转和环境整治成果,详细了解了爱心食堂的运营机制,看到小小一个食堂运行后所产生的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后,纷纷拉着村干部和驻村书记答疑解惑,原定一个小时的观摩活动进行了两个小时。各位村支书意犹未尽,都表示双楼村为大家提供了个可借鉴的基层高效能治理可行性方案,观摩深受启发,不虚此行。
“下步我们要以食堂为纽带,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围绕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文化赋能、辐射带动等方面继续深挖潜力,拓展创新服务职能;通过小食堂撬动大治理,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张振伟表示,将切实把支部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村庄发展的势能优势和治理效能,推动村庄从‘末梢’变为治理‘前哨’,也让村庄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上一篇:《五一》颂歌
下一篇:劳动最光荣 ——写在“五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