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一早,记者漫步在德清县康乾街道的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东门周边,水天一色的湿地公园让人心旷神怡?!罢飧龉白饔么笞拍兀拖窀龊C?,有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的功能,公园里的中心湖区,还能为城区增加排涝滞蓄空间?!备檬毓跋钅扛涸鹑孙逅?。
?
据悉,该湿地公园是德清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工程(三期)——中部区块水系综合整治工程的一部分。该工程在千亩水洼地上建设栖息生境及生态净水湿地,通过设置湿塘、自然生态护岸,将城市防洪排涝、雨水收集调蓄功能与公园景观完美结合?!凹颐趴诰陀懈鍪毓埃掌逍?、景色美,天气好时大家都喜欢来这里走走路、跑跑步。”家住附近的黄女士笑着说。
?
这是德清县海绵城市建设的缩影。该县2022年被列为全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县,通过与景观、项目等相结合,建设海绵型公园、海绵型市政设施等,打造海绵城市示范性项目,让水生态“活”起来、风景美起来、城市更具“弹性”。
?
目前,德清县建成区25.6%的面积已满足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已完成地信小镇地理信息科技园建设项目(一期)、下渚湖田园博览园项目、狮子山路项目等60余个海绵城市建设典型项目,其中中部区块水系综合整治工程被评为全省示范性工程。
?
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德清还探索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落实在道路工程中。县城环狮子山道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隔离带中,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几处鹅卵石铺就的“小路”。“这是路侧石开孔,非机动车路面上的雨水会沿着地势流向绿化带。雨量小时,会对路面雨水进行收集、净化、下渗;下暴雨时,雨水汇流后,将快速排入市政管网。”德清县建设局城市建设管理科副科长柳雅燕说,大量雨水都能被生态草沟等吸收和滞留,缓解河道防洪压力,延长洪峰的生成时间。
?
据悉,2030年前,德清县将力争5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拔颐墙岢滞晟坪C嘞钅抗芾砘?,做好示范精品项目建设,推动从试点到系统化全域推进,打造海绵城市‘德清样板’。”该县建设局表示。